山东是技工教育大省,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位居全国前列。5月20日,新黄河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加快山东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推动山东省由“技工大省”向“技工强省”转变,经山东省政府同意,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12个部门制定了《山东省支持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进一步解决制约技工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涛介绍,《若干措施》围绕“培育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推进优质技工教育提质扩容、加强技工教育内涵建设、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升级、凝聚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的工作合力等多个方面,努力打造新时代技工教育山东样板。
打造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记者了解到,《若干措施》坚持以培养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为目标,紧紧围绕山东省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优化技工教育供给结构。在培养模式上,探索高技能人才长学制贯通合作培养试点,试行技工教育特色学分银行制度,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技工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推进技工教育“扩容提质”
《若干措施》从加强技工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推进优质技工院校建设、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技工教育、增强平台载体支撑能力四方面发力,细化优质技工教育“提质扩容”举措,争创全国优质技工院校和申办全国技工教育优质专业,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厚植发展“沃土”。
推动技工教育内涵式发展
《若干措施》聚焦技工教育内涵式建设,提出全面推进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实施产教融合提升行动、强化国际合作交流等措施。一方面,沿用部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另一方面,聚焦技工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提出制定技工院校校办工厂建设管理办法等新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激发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升级
在培训基地上,《若干措施》首次提出,在全省省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遴选建设20所左右的省级职业训练院,打造集技工教育、公共实训、技师研修、技能竞赛、技能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载体。在资金激励上,《若干措施》提出,职业技能培训的收支结余,可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作为绩效工资的资金来源,并在薪酬分配上向承担培训任务的一线教师倾斜,全面调动技工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凝聚技工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据介绍,《若干措施》提出,在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逐步解决技工教育财政投入不足问题,大力推进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融合发展,积极探索面向高校毕业生开设大学生技师班,深化技工院校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自主权,这些措施将为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政策保障。
(新黄河记者:刘海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