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发布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

烟台发布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

4月18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烟台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宋晓文对烟台地区5海关支持烟台外贸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进行介绍,烟台海关综合业务一处副处长张帅、烟台海关综合业务二处副处长牟波、烟台海关驻港口办事处副主任于健波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期,为了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烟台地区的烟台、龙口、莱州、蓬莱、海阳等5个海关联合推出20条措施,全力推动烟台外贸稳量提质高质量发展。

在支持做大做强标志性产业集群方面,海关将支持绿色石化产业发展,推广“批次检验”和“一站式化验”改革,助力打造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开展“商品车专用框架运输”,打造全模式商品车跨境物流综合体;支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叠加应用支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政策,助推海上发射平台加快建设;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推动企业实验室与海关技术中心合作共建,指导用好减免税优惠政策,便利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装备进口;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动开展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试点,探索“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

在推动新兴特色产业聚链成势方面,海关将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设立关键设备、零部件等高端产品进出口绿色通道,推动减免税科研设备在符合条件主体间共享共用;支持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实施“联网监管+主料工作法”,助力海工装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支持海洋渔业产业发展,推广远洋渔船对外推荐打包式评审模式,支持优质海洋种质资源引进,打造北方海洋种业繁育基地;支持特色农食产业发展,加大企业境外注册推荐力度,推动栖霞水果、莱阳预制菜、蓬莱葡萄酒技贸基地更好发挥作用,助力烟台农食产品走出国门。

目前,烟台海关正积极开展对外注册工作,烟台海关辖区企业获得境外注册的出口生产企业共434厂次。烟台海关综合业务二处副处长牟波表示:“下一步,烟台海关将持续支持辖区农食产品扩大出口,针对有境外注册需求的企业,‘一企一策’制定帮扶措施,指导企业满足境外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帮助企业不断扩大国际市场‘朋友圈’。”

在提升高水平开放平台能级方面,海关将助力“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建设,推进“智慧混铜”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保税混金业务试点;助力“全国日韩消费品集散中心”建设,探索开展出口拼箱小商品“先查验后装运”试点,推进跨境电商跨关区退货试点,打造辐射全国的日韩跨境电商退货中心;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推广“综保关地协同智慧化管理应用”,推进卡口智能化改造,支持依托综合保税区打造临港产业集群;促进自贸试验片区高水平开放,推动自贸片区围绕海洋经济、化工新材料等开展集成式改革,支持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争创更多制度型开放成果。

会上,烟台海关综合业务一处副处长张帅就助力“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建设进行介绍:“保税混金是将符合和不符合金精矿行业标准的两类金矿,在海关保税监管场所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行简单物理混配均匀,最终混配成品符合金精矿行业标准的简单加工过程。今年以来,烟台海关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保税混金业务‘制度全国首创、业务全国首单、试点全国首试’工作目标,聚焦制度创新、流程设计和机制保障,联合烟台市有关部门积极筹备,目前已制定保税混金监管方案,烟台自贸试验片区的多家企业提出试点需求,混配场所软硬件设施已基本完成,计划在近期开展试点业务。”下一步,烟台海关将重点推进探索开展保税混银业务,进一步拓展混配种类;建设“智慧混矿”项目,通过科技赋能,进一步提升监管服务水平;不断创新优化,及时总结分析,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推广的保税混矿监管创新经验。

在助力港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方面,海关将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加大“水水智能中转”等转运模式推广,扩大“跨港区智能转运监管平台”应用,支持与黄河流域节点城市深化口岸合作;拓展丰富口岸功能,发挥指定监管场地种类齐全优势,助力水果、原木等相关产品进口;提升口岸物流效率,推广通关中心“集约化管理、一站式服务”做法,健全通关运行协调保障机制;推进口岸智慧监管,加强智慧海关建设与智慧口岸、智慧港口建设衔接协同,复制推广“云港通”智慧查验模式,推动“智慧快邮”项目上线运行,支持建设空港口岸物流监管信息化系统。

近年来,烟台海关在畅通道、提效率方面多措并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烟台海关驻港口办事处副主任于健波介绍:“在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方面,为中欧班列量身打造监管方案,指导企业采用多种通关方式,提供全流程监管服务。在提升物流效率方面,全力推进海关智慧化监管,如在进出境船舶监管中实现船舶卫生检疫的远程执法,目前辖区 2条中韩客运班轮已全覆盖,检疫时长压缩80%。”

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张帅处长介绍到:“烟台海关按照海关总署、青岛海关统一部署,积极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持续在数据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方面下功夫,探索开展了一批具有烟台特色的智慧海关项目,实施 “批次检验” 出口危险品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推广至全国海关及出口水果领域;上线空港口岸 “旅检智链通” 平台,提升旅客通关效率;研发 “E 站通” 便企服务应用,解决企业问题。”

在深化海关服务护航职能方面,海关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指导民营企业用好RCEP规则拓展市场,针对民营企业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AEO企业培育方案;优化助企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敲政府门、敲企业门、敲群众门”的“三敲门”活动,加强政策宣贯,快速回应、协同处置企业疑难问题;强化外贸形势分析和海关统计服务,做好统计数据解读和外贸形势分析,提升服务宏观决策和稳预期能力。

烟台海关近年来在优化助企服务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牟波处长介绍:“‘关企面对面’活动是青岛海关的服务品牌,自2023年7月活动举办以来,烟台海关已累计开展十期,涵盖辖区多个行业,组织多种形式的专场活动,截至目前,共为132家重点企业解决问题177个,回访满意度100%。”

此外,在政策法规层面,新的关税法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于健波主任介绍:“2024年12 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关税法》,与原有《关税条例》相比,有了诸多变化,这些变化都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关税法》确立的货物放行与税额确定相分离模式,允许企业可先行提货再确认税额,同时新增的税额确认书制度可明确告知应缴纳税款,保障企业知情权。此外,《关税法》将纳税人多缴海关税款的退还期限统一为三年,且不论是海关发现还是企业发现多征均可退还利息,进一步保障了企业的权益。” 同时,关税法还带来了诸多税收优惠政策,一是优惠贸易原产地关税减让,我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 个自贸协定与优惠贸易安排,自2024年12月1日起,我国还给予所有与我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二是“内河运费扣减”政策,符合条件的境内段运费可以不计入计税价格,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这些优惠政策无疑为烟台的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拓展市场,与烟台海关的各项支持举措共同推动烟台外贸的高质量发展。

(凤凰网山东 许译丹)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