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助力·AI赋能|恒远科技受邀出席梅花创投心力会,共探智能制造跃迁路径

资本助力·AI赋能|恒远科技受邀出席梅花创投心力会,共探智能制造跃迁路径

4月14日-16日,由梅花创投承办的「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资本助力区域腾飞 —— 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峰会」在安徽池州江南产业集中区盛大举办。

本次峰会由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带队,魏奉思院士、周丰峻院士、曹晋滨院士三位学界领袖坐镇,汇聚政府领导、知名投资人、地方政府基金代表及科技创业者等近百位嘉宾,通过三天两夜的深度交流,共话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恒远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张永文受邀出席,与行业精英共同探讨AI驱动产业变革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分享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思考。

PART 巅峰论道

资本视角下的工业AI方法论

在首日举行的“巅峰对话”环节中,恒远科技董事长张永文与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围绕“人形机器人在工业现场应用场景趋势+工业AI场景商业模式”展开深度探讨。张永文董事长表示,恒远科技当前正聚焦于工位级别的效率和质量提升,通过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产线大脑”与机器人深度融合,借助AI赋能工厂管理的预测性、主动性和可视性,在单体智能的基础上成功构建起“感知-决策-执行”的高效闭环智能生产系统。面对工业AI落地挑战,他提出核心问题:“在工业现场应用AI时,企业应如何科学选择目标客户以平衡技术适配与商业价值?

吴世春从资本视角解析称:工业AI的客户选择需锚定“技术验证闭环性强、数据积累密度高、场景标准化程度优”三大核心维度,而军工领域正是满足这些条件的典型高价值场景。这类客户既能加速技术迭代,又能为规模化复制提供可靠范本。其观点与恒远科技的实践形成呼应——目前恒远已与十大军工企业中的80%达成深度合作,包括中国航天、中国航发、中国兵器、中国船舶等,通过高复杂度场景的技术验证,沉淀出可向民用领域迁移的工业AI方法论,为“AI+工业”生态的跨行业赋能夯实基础。

PART 圆桌对话

解码新质生产力实践密码

在4月15日的“新质生产力机遇分析”圆桌对话中,张永文董事长与麟玺创业投资董事长陈雪涛、炎黄国芯创始人郭虎、唱吧创始人陈华及中扬新材创始人全春辉等多位行业领袖,围绕AI技术对产业变革的深层影响展开探讨。张永文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重构传统生产关系,而工业场景的复杂性和适配性是其落地的关键挑战。

作为深耕装备制造智能化领域十年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恒远科技始终聚焦AI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2024年初,公司基于对工业痛点的深度洞察,率先锚定“AI+装备制造”的价值闭环路径——依托产线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产线大脑”,通过高复杂度场景的技术淬炼,构建可迁移、可复用的工业智能方法论。这一深耕方向不仅体现在与客户的深度合作中,更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释放动能: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可落地的工业智能基座。

面对工业AI落地的核心挑战,张永文强调需以“场景为尺”丈量技术价值。今年,恒远科技将依托大模型技术强化数据集处理能力,重点突破热处理工艺优化、产线质量管控等核心场景的AI Agent应用。这种“技术-场景-数据”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正在为工业企业架设从数据沉淀到价值爆发的智能化桥梁。

未来,恒远科技将坚持AI深度赋能装备制造的路径,与梅花创投等一众优秀的创投机构携手共进,加速更多AI产品从技术攻坚向产业价值的跨越,通过“技术穿透场景、资本激活生态”的双向驱动,推动智能制造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革新!

关于恒远

恒远科技是一家为装备制造行业提供工业智能化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依托自研的国产自主可控敏捷开发平台-蜂舟,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企业数据融通治理与人工智能决策分析的大数据平台(蜂巢大脑)以及产线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产线大脑),实现数据驱动工业智造;并结合具体业务场景,打造全链条业务协同的制造运营管理平台(MOM)以及云边端协同一体化的工业物联网平台(IIoT)。公司采用“烟台”“西安”双总部运营模式,在北京、山西、沈阳、河南、重庆等全国多地设有全资子公司,迈入快速规模化发展。

依托创始团队20余年的行业积累,恒远科技历经近10年的发展,迅速从行业新锐企业成长为细分行业内的领头羊,人员规模300余人,为中国航天、中航工业、中国兵器、中国航发、中国船舶、中国电子科技、国家电投、太重集团等数百家大型央企、国企及集团化民企提供智造转型服务,全面赋能装备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与高效增长。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