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安徽丫山花海石林景区隆重迎来第十七届牡丹文化节。一首《丫山迷歌》拉开了本次文化节的序幕。活动以“二十载匠心筑梦,牡丹盛世迎宾”为主题,《丫山迷歌》、《丫山情歌》等关于丫山主题的歌曲为游客呈现一场文旅融合的视听盛宴,是坚守十七年的文化传承,也是书写丫山人对自然与人文地深情守护。
在文化节活动现场,一个身影穿梭于人群之中,既不匆忙也不迟滞,每一步都显得从容不迫,格外引人注目——他便是丫山花海石林景区的创始人、董事长汪国栋先生。自2004年投身丫山开发以来,这位昔日叱咤商海的企业家,将人生最宝贵的二十年光阴倾注于这片灵秀山水。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汪国栋先生是二十年磨一剑,余生只做一件事情,把丫山打造成金山银山,带动当地百姓发家致富。
早年,汪国栋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在安徽投资运营十余个货运码头与两个矿业项目,经营了二十多个公司,成立了安徽国游集团,积累了可观财富。然而,当他踏入丫山,目睹亿年石林奇观与万亩野生牡丹的壮美,便毅然决定将全部身家投入生态文旅事业。“那时的丫山还是‘藏在深山人未识’,但我知道,这里的一石一花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值得用一生守护。”汪国栋回忆道。二十年间,他走遍景区每寸土地,对一草一木如数家珍,甚至亲自参与植被养护、景观设计,酒店设计。如今,丫山已从默默无闻的荒山蜕变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牡丹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首批全国森林养生基地等20个国家级品牌,40个省级品牌。把凤丹的产生地这个含金量巨大的品牌保护下来了,丫山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成为皖南文旅的金名片。
自首届牡丹文化节启幕,这场以花为媒的文化盛会已连续举办十七届,即便在近年文旅行业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丫山仍坚持“不缩规模、不减品质”。
“牡丹文化节是丫山与游客的春日之约,再难也不能失约。”汪国栋动情表示。景区通过创新“节庆+研学”“生态+康养”模式,联动周边乡村发展民宿经济,逐步走出经营困境。这份执着,恰如石缝中生长的千年牡丹,历经风雨,绽放愈艳。
如今的丫山,春有牡丹似锦,夏享石林清凉,秋观红叶漫山,冬品民俗年味,四季皆景的生态链与“月月有活动”的文化体验相辅相成。景区还通过扶持农户种植牡丹、培训村民参与文旅服务,带动周边超千户家庭增收,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本届牡丹文化节将持续至5月4日,游客可徜徉于300余种牡丹构成的花海石林,探秘亿万年前砾岩层形成的奇石秘境,更可品味这场跨越十七年的文化坚守所酿造的独特韵味。丫山人用时间证明:匠心与热爱,终将让美好生生不息。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