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水利部召开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宣介活动,发布全国首批“幸福河湖典型案例”,全国24条河流入选,山东黄河济南历城段荣登榜单。
滔滔黄河自济南城北穿城而过,见证着这片土地高质量发展的幸福蝶变。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黄河济南历城段聚焦高效管护,健全河湖长制管理体系,建立山东首家防、控、治一体的黄河生态保护联防综治机制,开创河地多部门协同保护治理黄河新格局,推动“清四乱”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河湖面貌明显改善。聚焦生态保护,大力实施黄河生态风貌带建设,建设郊野公园3处,种植生态防护林2826亩,形成生态水景式防洪工程,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聚焦高质量发展,建成济南最大的黄河生态法治宣传阵地,打造“法润历城 鹊华大观”“辛词长堤”等黄河文化地标,凸显历城黄河文化底蕴,成为普法宣传、文化宣传和人民休闲旅游的新阵地。
近年来,山东锚定“四水统筹”目标,全省9711条河渠、5558座湖库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建立起6.8万人的五级河湖长体系,河湖长制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省级层面,自2020启动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累计建成省级美丽幸福河湖670条(段)、长度8200公里,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受益人口多达1970万人,沿线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山东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效益河湖评价体系,2023年启动效益河湖建设试点65个,带动项目落地510个、惠及周边群众630多万人,2024年聚力打造效益河湖样板25个,积极探索河湖生态价值实现“山东路径”。
今年,山东将高标准完成淄博范阳河、潍坊浞河、日照袁公河国家幸福河湖建设;启动实施以乡村河湖为重点的“万村千河”(2025-2030)行动,以扎实有序推进全省幸福河湖建设为抓手,重点开展好建成区以外河湖管理和整治,逐步推动乡村河湖生态环境根本转变、河湖生态价值有效转化,精准助力乡村绿色振兴,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水利保障。
(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