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精致的香包,古香古色的书袋,富有浪漫气息的并蒂莲……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非遗传播团队通过一场精心策划的主题活动,将古老的沂蒙挑花与校园生活完美融合,既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非遗挑花的神奇魅力,也吸引了更多人关注非遗,爱上非遗,踏出了一条新颖独特的文化传承之路。
学生变“绣娘”,感受古老挑花技艺
“针法的精准,从中间向两边挑绣,确保针脚均匀才能秀出立体效果……”,在整洁优美的理工宿舍,团队成员开展了“非遗小匠人”体验活动,挑花传承“小老师”正在细心的指导同学们绣出美丽的荷包。活动中,同学们认真听讲,仔细地刺绣,一双双平日里拿惯了书本和手机的手在细致的指导下变得轻盈灵巧。“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年轻的学生们那专注的眼神照着自如游动的绣花针,不仅绣出了精巧的荷包,也绣出了一段缤纷的学校生活。
浪漫小夜展,创新传播挑花文化
非遗传播团队还在校园里进行非遗挑花夜展夜卖活动。在有着浓浓氛围感的夜间校园,沂蒙乡村非遗传承人新手制作的一个个挑花作品吸引了大量同学参观和购买。团队成员向参观同学讲解沂蒙挑花的历史传承和艺术价值,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吸收了满满的非遗文化。“沂蒙挑花不但好看而且还可以自己做,真的很有体验感,而且一想到我们身边有这种有着古老传承的非遗技艺,我就感到非常自豪”大一同学王炜烨告诉记者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是民族精神与创造力的体现。它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沂蒙挑花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针法和精美的图案,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审美情趣。它不仅是传统工艺的典范,更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在校园里开展沂蒙挑花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是一次珍贵的文化传承之旅。通过亲手体验挑花技艺,学生们深入了解了这一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此次活动为传统文化注入了青春活力,让古老技艺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