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观丨解码山东轻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跃升”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站内

凤观丨解码山东轻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跃升”

3月2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有关山东轻纺产业的一组组数据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24年,山东纱、纸产量均位列全国第一;愉悦集团“编织”出大口径人工血管完成近百例人体临床试验;魏桥纺织的智能车间机器人承担起80%的重复性劳动……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数字,实则是山东轻纺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

从超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的强势崛起,到人工智能的深度赋能,再到国际市场的多维突破,作为全国轻纺工业版图上的重要坐标,山东正以新旧动能转换为轴,重塑传统产业的发展逻辑。

从丝到衣,锻造超千亿级产业集群新标杆

山东轻纺产业的根基,深植于完备的产业链与规模化的产业集群的沃土之中。

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纺织业、服装服饰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领先全国;山东生产纱413.4万吨、机制纸及纸板2671万吨,分别占全国18.1%、16.8%,均居第一位;“布”产量位居全国第二。这一成绩背后,离不开产业“链式思维”下的系统布局。

在滨州,一条“从丝到衣”的完整产业链正释放出澎湃动能,构建起“一核三支点”的产业发展格局。作为长江以北唯一的超千亿纺织产业集群,目前,滨州纱线、印染面料等7项产品的产能、市场占有率位于全球或全国榜首。

2024年,滨州纺织产业实现营收1920亿元,凭借其“门类全、配套强”的产业生态圈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滨州纺织服装产业的成功密码在于“链群协同”,以系统布局强链聚群,滨州通过出台《滨州市纺织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培育出魏桥、愉悦、亚光等世界级品牌引领,惠民新型绳网、无棣渔网等“小而美”的特色品牌补链强链,形成“铺天盖地、顶天立地、别有天地”的共生格局,“布满全球、织于滨州”的产业名片越擦越亮,为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贡献滨州力量。

放眼齐鲁大地,“滨州纺织”并非孤例。

超过30个拥有国家级称号的产业集群星罗棋布——滨州纺织、即墨童装、威海钓具、宁津健身器材等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这些特色鲜明的区域品牌,正以集群之势重塑山东轻纺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人工智能+”,激活全产业链发展新动能

轻工纺织产业是山东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2022年,现代轻工纺织产业被列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范畴。

从过往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看出,创新驱动成为贯穿山东轻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逻辑。

走进魏桥纺织智能车间,80%的重复性劳动已由14台智能机器人“代班”;愉悦家纺建成国内家纺行业首个AIGC设计平台,上线运营两个月生成1.5万余张原创设计图案,设计效率提升20倍;聊城候营棉服产业集群建设棉服产业大数据中心,搭建“DeepSeek+智能仓储”系统,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25%……

从技术突破到模式变革,从智能制造到绿色转型,山东轻纺产业全链条创新动能正持续释放。如今,山东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超过90%,构建起国内造纸行业首个5G造纸工业云平台,培育了海织云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

与此同时,山东轻纺产业正借助“人工智能+”战略,迈入“智改数转”的产业升级“快车道”,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重新定义“纺织”边界。

愉悦集团采用微米级纱线精密织造技术,成功“编织”出大口径人工血管,打破国外垄断;华纺股份等4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孕育出千余款新品,让传统纺织插上了时尚创意翅膀。

这些实践表明,山东轻纺产业传统产业不仅能在“腾笼换鸟”的动能转换中“老树发新枝”,更可“新枝结硕果”,加快培育提升新质生产力。

抱团出海,构筑全球市场竞争新优势

发布会上,还有一组令人眼前一亮的数据——2024年,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额2106亿元,增长2.9%,韩国、美国、东盟前三大市场稳中有进。同期,山东纺织服装在拉丁美洲和欧洲市场的开拓速度也不断加快。

打铁必须自身硬,这份韧性答卷的背后,是“山东制造”硬实力的全面跃升。

传统轻纺产品鲁锦同样迸发“出海”活力——从“传统技艺”到“时尚消费品”,鲁锦这项千年织造技艺焕发新生并走向世界,在意大利、新西兰等10余个国家进行服饰文化研讨、展演。

而眼下,2025年“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行动即将启航,这一年山东安排28场纺织服装类展会,展位费补贴政策进一步优化,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并通过组建山东外贸优品库,支持跨境电商赋能纺织品出口,助力“山东制造”实现“抱团出海”。

今年,山东还将举办“新轻纺 享生活”轻工纺织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提升年”活动,涵盖六大系列、60余项活动。其中,计划在今年5月份开展的“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国际精准采购对接会纺织服装专场、青岛国际家具展等活动,将推动鲁锦、工装、实木家具、体育健身器材等优势产品走进更多消费者家庭。

未来,聚焦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的山东将继续“以优质轻纺产业供给,助推消费扩容提质”,书写“衣被天下”的崭新篇章。

(凤凰网山东 能子菲)

凤观丨解码山东轻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跃升”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