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三核引领 烟台担当”主题系列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德胜,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颖,黄渤海新区分局副局长王强出席,介绍烟台市生态环境领域创新“五批”机制绿色赋能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德胜局长指出,当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任务,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精准发力、持续赋能,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激发企业绿色“生长力”勃发。
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主要基于省政府《关于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以及市政府配套印发的《2025年塑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在省市两级政策协同发力的背景下,市生态环境局紧扣“双碳”战略支点定位,主动扛牢生态环保政治责任,以务实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本次政策亮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探索开展项目审批试点工作,如在莱山经济开发区、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只楚园推进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以及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开展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二是精准做好项目要素保障,建立市级总量指标储备库,优化项目指标管理,简化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流程。三是进一步完善项目服务帮扶机制,建立年度省市重点项目和挂图作战项目保障台账,深化“多评合一”集成改革。
在记者提问环节,王颖副局长介绍了市级总量指标储备库的总量指标来源及作用。储备库中的总量指标主要用于支持各区市无法保障的省市重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对于符合要求的重点项目,将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指导各区市优先挖掘自身减排潜力,仍存在总量指标缺口的,从市级总量指标储备库中调剂总量指标保障建设项目总量指标需求。
王强副局长则介绍了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优化环评分类管理国家级试点”的有关情况。试点将通过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落实,加强环境准入管理,对部分行业项目取消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企业仅需备案即可启动项目建设,预计每年可减少项目环评审批数量30个以上,环评办理时限大幅压缩,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减少项目环评费用,也提升了环保服务效能,推动了环评管理从“重审批”向“强服务”转变。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烟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凤凰网山东 许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