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无毗洞,探访大明封古酿造博物馆
站内

走进神无毗洞,探访大明封古酿造博物馆

3月21日,天气转暖。驱车前往桂林市探访明朝的历史踪迹。第一站,是前往【桂林博物馆】。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桂林博物馆,隶属于桂林市文旅局,由【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新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新区平桂西路,总建筑面积为3.4万平方米,是广西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梅瓶,是一种盛酒的容器。桂林的靖江王陵区出土的各类明代梅瓶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且世所罕见,因此被誉为“中国梅瓶之都”。桂林博物馆珍藏有各类明代梅瓶三百余件,其中有些器物更是精美绝伦,世所仅存。桂林博物馆最著名的藏品之一,是出土于明朝第十代靖江王——朱履焘(靖江温裕王)王陵的高腰梅瓶。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1983年靖江王陵考古,总共出土300多件文物,有5件被评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非常珍贵。最重大的发现,是一对盛放着明朝“古酒”的青花高腰双龙抢珠带盖梅瓶。两只梅瓶,其中一只保存得非常完好,里面盛放着【靖江王府酒窖】的御酒,年代为明朝【万历】年间,也就是博物馆中正在展示的这一只。另外一只则比较可惜,在1983年文物出土时破损掉了,现场顿时酒香四溢,令人啧啧称奇。因此,桂林博物馆里面现存的这一坛就成了仅存的孤品。2000年3月8日刊《中国文物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从桂林博物馆出来,沿东南方行驶20公里,大约30分钟车程,就到达了【靖江王府酒窖】。靖江王府酒窖位于桂林市秀峰区龙头岩山腹地,是我国最后一个存世的明代藩王府御酒窖;自1994年以来,一直从事公益性非遗文化技艺宣传,由一位98岁的靖江王府后裔——朱汉清(阳汉清)老人在继承和坚守。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龙头岩又叫【龙吟山】,从村口向东走大约200米就是【神无毗洞】,当地老一辈村民也叫【龙隐洞】,大明封古酿造博物馆就位于洞内。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神无毗洞面积大约20000㎡,是一处喀斯特地貌的天然溶洞,洞内长有天然钟乳石和石笋。 多年以来,一直处于封存状态,不曾受到商业化的污染,外界鲜为所知。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2023年,自从神无毗洞被开放为免费景点后,陆续吸引来多地自驾游客前来拜访。各地的明史爱好者不约而同地探索而来。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其实,明朝宫廷御酒不仅是皇帝用来品饮和宴请,用于赏赐的酒,数量也相当可观。余继登的《典故纪闻》有记载:“如成祖朱棣永乐六年,渤泥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率王妃等150多人来访,便赐御酒4000瓶!”明代皇帝还鼓励各地藩王酿酒,其中不乏佳酿。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大明封古是明朝历史上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制作这种御酒的工艺最耗时间,动辄是以30年启封为一个“小周天”,40年启封为一个“中周天”,50年启封为一个“大周天”,走完一次工艺流程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2008年,日本【三得利集团】遣使来访桂林,要求收购靖江王府酒窖,被中方婉言拒绝,民族瑰宝得以存续。感谢我们的国家!感谢党和政府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这么好,让后人能够有机会领略大明国粹的风采。有些东西比金钱更珍贵,那是我们来时的路,并照亮未来的路。这,就是文名的力量。

下午16:40,返程。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