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先民吃海鲜冲上热搜!

烟台先民吃海鲜冲上热搜!

2025年3月6日,央视新闻发布的一条名为“烟台先民吃海鲜剩的壳都堆成地层了”的视频冲上了热搜榜第二名,得到了一百多家媒体的转发,微博阅读量超过4000万次,而视频中的主角正是位于烟台市博物馆一楼“山海古韵”展厅“史前初曙”展览部分的“大土块”——贝丘遗址地层堆积。

图片

图片

这块贝丘遗址地层堆积高170厘米,宽120厘米,厚80厘米,在该堆积中有大量的贝壳、石器、陶器以及各种动植物残骸,说白了就是古人的垃圾堆,但是对于研究古代人类的生活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片

什么是贝丘?贝丘是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俗称贝丘遗址,是以包含人们食余弃置的大量贝壳为显著特征的古代遗址类型,大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有的则延续到青铜时代或稍晚。贝丘遗址分布在沿海、内陆滨湖和临河地带,所含贝类基本上分为海生和淡水两大类。其堆积层中往往发现文化遗物、鱼骨和兽骨等,有的还有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遗迹。在考古等科学工作中通过对贝丘遗址位置、所含贝类种属及其生活习性的研究,可帮助考察自然环境的变迁。

烟台市博物馆的贝丘遗址地层堆积来自于邱家庄遗址,该遗址位于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邱家庄村北土岗上,1987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邱家庄遗址最早在1979年由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烟台地区文管组联合发掘。1995年,中科院等进行第二次局部发掘,发现了大量原始人类居住的房址、房基、灰坑等。采集的陶片80%以上是夹砂红褐陶,次为泥质红陶等,均为手制、素面,少数有附加堆纹和划纹。石器有石斧、石刀、石磨盘、石棒等。骨器有骨锥、骨针、獐牙器等。动物骨骼有猪、鹿、獾和鱼骨、龟甲。遗址相当于大汶口文化一期,是烟台市及半岛东端新石器时期的较早遗存,独立性表现比较明显。可以推断,约在6000年前,邱家庄附近可能是个海湾,贝壳到处都有。

图片

来源丨烟台市博物馆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