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核引领 烟台担当|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全市农村公路里程已达17575公里

三核引领 烟台担当|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全市农村公路里程已达17575公里

3月7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言进,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景旭,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永刚,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刘绍东等领导出席,介绍了烟台市 2024 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及后续规划,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烟台市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在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方面,已创建106个片区,其中省级11个、市级47个、县级48个,形成了“三级联动、梯次创建”的发展格局。通过构建梯次创建格局、强化要素集中投入、突出联农带农机制等举措,推动片区化推进、组团式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吸引人才返流,促进农民增收。2024 年,市级片区平均投入资金超2000万元,片区内村集体收入和农民人均年收入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以上。

水利部门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也取得了突出进展。通过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农村供水保障攻坚行动,让1001 个无自来水村庄通上自来水,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提升52.5个百分点,4000多个村、近八成农村群众用上了放心水。同时,打造“富美移民”示范片区,完成移民后期扶持项目651个,建成多个惠民项目,受益移民8.8万人,年增加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2元。水利部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实施城乡供水联网并网工程,改善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及产业经济发展。

“四好农村路”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农村公路共计17575公里,其中县道2590公里、乡道2085公里、村道12900公里。近年来,累计改造农村公路1.1万公里、危桥300座,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优良路率提高 33%,实施了安保工程等,通行环境更加优美,荣获多项荣誉。2025 年,计划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405公里,改造危旧桥梁38座,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示范创建活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建立统筹推进长效机制、创新“无人机”航检及信息管理平台整改等举措,完善了整治机制。同时,紧盯重点地带和时段,开展“三膜一袋”专项整治和“四季战役”等行动,整治成效明显,2024年村均问题数量同比下降40%。此外,创新运用积分制等措施,广泛发动村民参与,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烟台市还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乡村短板。2024 年,完成项目投资72.3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832公里、危桥46座,实施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完成村庄供水改造 820个,新改建供电线路超1800公里,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同时,聚焦住房、医疗、养老等群众“身边事”,完成危房改造649户,建设高标准村卫生室530个,建成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93处、农村老年助餐点786处。

在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业态方面,烟台市因地制宜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持续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建设适度规模化示范园、生态果园72处,500亩以上现代化大果园2处,审定和登记作物新品种31个,新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品种 17个。目前,全市共有1.8 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国家级40个、省级145个。此外,立足特色农产品和知名品牌,提升烟台农品市场影响力,2024年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到 158.37亿元,连续15年居中国果品区域品牌价值榜榜首,大樱桃品牌价值超过61.4亿元。

下一步,烟台市将以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大力培育富民产业,梯次推进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努力让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凤凰网山东 许译丹)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