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山东工业 | 从“追星星”到“造星河”——看山东如何用“硬核”科技“手摘星辰”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站内

了不起的山东工业 | 从“追星星”到“造星河”——看山东如何用“硬核”科技“手摘星辰”

自动播放

当黄海的浪涌托起“引力一号”的尾焰,全球最大固体火箭的桂冠自此有了齐鲁印记;当日照的晨雾被“谷神星一号”的轰鸣撕破,绵延3500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正在书写中国航天的蓝色史诗。15次海上发射、89颗卫星升空、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一站式”发射服务——这个曾以“钢铁洪流”著称的工业大省,正用浪尖上的火箭重绘星空版图。

航空航天产业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全省产业向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山东锚定“2030年,全省航空航天重点企业数量力争达到300家,打造10个左右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形成5个以上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一蓝图“火力全开”。

向海“问天”

改写规则的蓝色革命

黄海碧波之上,中国自主建造的首艘商业海上火箭发射船——“东方航天港号”巍然矗立,搭载着“谷神星一号”火箭,如离弦之箭直刺苍穹。

这艘由山东深度参与打造的发射船,从烟台海阳启航,奔赴黄海指定海域执行发射任务。它与海阳港固定发射工位紧密配合,既完善了海阳作为航天发射重要基地的功能,更标志着山东实现从“借船出海”到“造船问天”的跨越。

(东方航天港火箭展示)

(东方航天港火箭展示)

2019年,长征十一号从海阳港腾空而起,完成我国首次海上发射的“山东首秀”。此后,山东以东方航天港为核心,打造出“星、箭、船、平台、服务”全链条生态系统——

(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24年1月,“引力一号”商业运载火箭“一发入魂”,打破全球最大民营商业固体运载火箭、世界首型海上发射的捆绑型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等多项纪录;同年12月,“谷神星一号”火箭依托日照新型机动发射平台升空,实现年度第6次“山东籍”海上发射……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海上卫星发射领域正大步迈进。如今,日照近海已成功选取新发射点位,威海附近新选发射点位的规划也稳步推进。山东不再局限于海阳这一单一发射点,而是朝着构建整体海上发射场的方向阔步前行,“发射场时代”的大门正缓缓开启。

如今,在日照山海天主题公园,游客们数着浪花等火箭已成新“民俗”——

在日照山海天的“星岛蓝碳计划”主题公园,游客仰望火箭尾焰撕裂夜空,俯听浪涛拍打礁石,硬科技与文旅IP的碰撞,让“到山东看发射”成了现象级打卡。

随着山东海上发射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射频次的增加,这片蔚蓝海域正逐渐成为全球商业航天的新高地。未来,随着更多创新资源的汇聚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山东将继续引领中国商业航天的蓝色革命,为全球航天事业贡献更多“齐鲁智慧”和“山东力量”。

跨界交响

工业基因的星辰“觉醒”

(“齐鲁一号”卫星影像图)

(“齐鲁一号”卫星影像图)

当万亿级工业底蕴撞上“星辰大海”,迸发出的创新火花照亮了整个产业链:

威海广泰空港设备作为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空港地面设备专业生产厂家,在航天地面设备研发上,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自 2022 年起,以数字化为核心,打通底层数据、工艺结构、运营体系、研发体系等产业链、供应链数据,让百分之八十的下料、激光焊接、切割工序实现智能化生产。

同时,山东制造业也不甘落后,尽显强劲实力——

山东派蒙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自 2015 年成立以来,聚焦智能控制和高动态测试,与国内外科研力量合作,承担省级重点项目,其成果广泛应用于智能车辆、航空航天等领域,保持行业领先;

青岛钢研德凯精铸有限公司专注高温合金熔模精密铸造,为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生产提供保障。技术团队通过数据采集与工艺优化,攻克尺寸精度控制难题,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从东方航天港的星箭集群,到泰安年产百星的“卫星工厂”,山东硬是把炼钢炉、化工厂等传统工业“拧成一股绳”,在跨界混搭中炸出产业革命的璀璨烟花。

星河入梦

新航天时代的齐鲁范式

在泰安,一个接一个的卫星项目接连签约,涵盖了卫星制造、卫星运营服务等多领域,助力当地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不断完善;在烟台,东方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发,“太空出租车”或成为可能;在济南,山东首个柔性化卫星总装制造基地建成,“济南制造”飞向太空指日可待……

《山东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勾勒出“三核引领、百花齐放”的创新版图——

济南立足空天信息领域全面布局,建设国家级空天信息创新高地、应用示范区和航空航天智造产业基地;青岛依托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级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国家先进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策源地、通用航空及卫星通信产业基地;烟台提升东方航天港发射保障能力,发挥卫星关键部件、航空航天材料、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优势,建设国际领先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

这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一场重新定义规则的创新“远征”。

从墨子观星到鲁班造器,这片土地对苍穹的想象从未停歇。如今,山东正以万亿级制造根基为弓,以硬核科技为箭,将“造星河”的雄心射向宇宙深处。

当下一枚火箭破浪升空,它承载的不仅是卫星,更是一个工业大省向空天强省进化的时代宣言——这里的故事,正在从仰望星空的“山东制造”,蜕变为定义规则的“山东创造”。

(凤凰网山东 张立娟)

了不起的山东工业 | 从“追星星”到“造星河”——看山东如何用“硬核”科技“手摘星辰”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