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数年的亏损之下,山东华鹏终于没能挺过“年关”。
近日,山东华鹏发布公告表示,由于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公司以及子公司累计逾期的债务金额合计约7.8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现控股股东山东海科控股有限公司提供的1100万借款外,剩余逾期的7.74亿元借款均是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发展投”)实际控制下的四家企业提供的借款。
山东华鹏“爆雷”,山东发展投无疑将损失惨重,因为除了7.74亿元的借款外,山东发展投旗下的山东绿色资本投资集团还是山东华鹏的二股东,持有其5272.71万股,当初从控股股东手中购买的2695万股股份耗资2.18亿元,此外还有2000多万股股份是从二级市场购买取得。
实际上,山东华鹏与山东发展投结缘还要追溯到2018年。虽然山东华鹏号称中国日常玻璃器皿生产行业龙头之一,但是上市仅仅两三年其业绩就开始陷入亏损。
2018年三季报显示,前9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亿元 ,同比增长7.31%,净利润为403.32万元,同比大降88.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则亏损1385万元,而上年同期则为盈利2723万元。
盈利能力的大幅下滑也让山东华鹏的现金流吃紧,截至2018年9月底,山东华鹏货币资金只有4234万元,远远难以覆盖一年内到期的6.97亿元债务。此外,公司流动负债13.97亿元,是同期流动资产的2.16倍,当时公司的控股股东、实控人张德华父子股权质押比超过80%,随时存在平仓风险。
处于悬崖边缘的山东华鹏幸运地迎来了政策的东风。2018年12月5日,山东华鹏对外披露称,控股股东张德华和纾困基金振兴发展基金(全称为山东振兴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振兴发展基金同意通过适当方式向上市公司提供2亿元资金支持、向张德华提供4亿元资金支持。同时,张德华、振兴发展基金将积极协调相关资源,支持上市公司发展,提升上市公司盈利水平。
振兴发展基金是由山东发展投旗下的舜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舜和资本”)发起设立的山东省民营上市公司纾困基金,此次合作也让山东华鹏成为辖区内山东省纾困基金支持的第一家企业。
与山东发展投的结缘不仅让山东华鹏得以暂时摆脱困境,身为控股股东的张德华也得以从山东华鹏的烂摊子里“脱身”。
2019年11月13日,山东华鹏控股股东张德华与舜和资本签署转让协议,拟协议转让所持山东华鹏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69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8.42%,每股价格为8.08元,转让价格2.18亿元,与此同时,张德华同时将放弃20%的股份表决权。
自2019年8月份以来,舜和资本就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了山东华鹏2577.71万股,占山东华鹏总股本的8.06%,转让完成后合计持有的比例为16.48%,交易完成后,舜和资本成为了山东华鹏控股股东。
虽然控股股东变更为国资企业并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山东华鹏主营业务的亏损局面并未因此得以扭转。
自2019年至今,山东华鹏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8973万元、-3.68亿元、-4.34亿元和-2.60亿元。
主营业务的持续亏损或许也早就让张德华以及控股股东舜和资本意识到了风险,不及时重组山东华鹏是否将再次陷入险境?
2022 年 10 月 21 日,海科控股与张德华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张德华将其持有的山东华鹏 77,853,056 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4.33%)转让予海科控股,转让价款合计55,197.82万元。同日,舜和资本出具《关于恢复表决权的同意函》,同意自上述标的股份过户至海科控股名下之日起,恢复放弃表决权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转让完成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海科控股,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杨晓宏。
拿下山东华鹏控制权后,海科控股意欲对其进行资产重组,打算将旗下东营市赫邦化工有限公司100%股权置入上市公司,并置出现有资产。
但是山东华鹏的此番重组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其间曾两次按下“暂停键”,最终在2024年3月份,重组最终以失败告终。
重组失败也成了压死山东华鹏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4年前三季度,山东华鹏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下降28.35%;归母净利润为-9725.32万元,同比增长37.0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879.12万元,同比增长34.77%。
持续的亏损之下,山东华鹏的流动性危机最终浮出水面。截至2024年三季末,山东华鹏总资产16.94亿元,总负债16.02亿元,净资产9271.76万元,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4.53%。
巨额债务如何解决?山东华鹏的债务危机将以何种方式收场?拭目以待。
(一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