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的桨声》是一部宛如清泉的文学作品,它以细腻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运河畔的人间烟火,展现了山东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也从中领略到了山东文化“两创”的丰硕成果。
小说中,那流淌千年的运河,宛如一条历史的脉络,串联起了山东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从古老的传说到民间的技艺,从传统的风俗到现代的创新,运河见证了山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者通过对运河两岸生活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置身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之中,真切感受到了山东文化的源远流长。
山东文化“两创”取得的显著成效,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传统的农耕文化在书中得到了细腻的展现。农民对土地的敬畏与热爱,春种秋收的辛勤劳作,以及丰收时节的喜悦,这些场景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农耕方式的延续,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勤劳、朴实、坚韧的精神品质。
其次,山东民俗文化大放异彩。春节的热闹庙会、端午的龙舟竞渡、中秋的团圆赏月,这些传统习俗被作者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这些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如传统的手工艺品制作不再只是满足生活需求,而是通过创意设计和品牌打造,成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再次,山东饮食文化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热气腾腾的煎饼、香气扑鼻的大葱、醇厚浓郁的杂粮粥,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承载着山东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如今,各种以山东特色食材为基础的创新菜品层出不穷,通过互联网平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了山东美食。
除物质层面的文化,精神内涵在小说中也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如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与合作中,山东人民秉持儒家文化的精髓,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展现出新时代山东人的精神风貌。
此外,小说中还描绘了山东的建筑文化。古老的四合院、青砖黛瓦的民居、精美的木雕和砖雕,这些传统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反映了山东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山东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同时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了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城市景观。
《运河的桨声》让我深刻认识到,山东文化“两创”成果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在创新中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和价值。这种“两创”精神,让山东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付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