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雯出生于1990年,山东省济宁市的一个唢呐世家。她的父母都是唢呐演奏家,她的许多亲戚也以演奏唢呐为生。她父亲的家族七代都在演奏唢呐,而她母亲那边的唢呐传统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
在巴黎吉美博物馆,中国唢呐演奏家刘雯雯正在与著名指挥家谭盾一起排练,为在莫高窟的演出做准备。莫高窟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敦煌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刘雯雯是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生,唢呐是一种以 “高亢响亮 ”著称的中国传统乐器。多年来,她一直在国际舞台上演奏唢呐,包括巴黎爱乐乐团、肯尼迪艺术中心和悉尼歌剧院。
刘雯雯告诉我们“每次出国演出,我都能感受到中国音乐的力量。唢呐真的给了我强大的能量。”
音乐流淌在刘雯雯的血液中,但成为一名演奏家需要时间和奉献精神。她在家里练习时,唢呐的声音非常响亮,经常会吵到邻居。
刘雯雯回忆说,4岁时,父母坚持让她学习吹唢呐。“每天早上 4 点,母亲就会把我叫醒,在我还没睁开眼睛的时候,就把我'拉'到附近的植物园练习。”
她坦率地承认,自己小时候并不喜欢唢呐。“小时候,我的同学会嘲笑我,说我家人在婚礼和葬礼上演奏唢呐。我觉得很尴尬,因为唢呐被视为‘乡间音乐’。”
然而,在听过顶级唢呐演奏家刘英的作品后,刘雯雯的观点发生了转变。
她被唢呐的优美和复杂所感染,并决定投身于唢呐演奏。后来,她考入上海音乐学院,跟随刘英更系统地学习唢呐。2018 年,她成为该校的一名传统音乐教师。
在刘英的建议下,刘雯雯开始准备在2020年攻读博士学位。唢呐博士的要求极为严格,其中60分钟的连续演奏是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备考期间,她经常从早上8点练到晚上10点。最终,她成功通过考试,成为中国首位唢呐专业博士毕业生。
唢呐对演奏者的肺活量和身体耐力要求极高。此外,它还要求对嘴部周围的肌肉有很好的控制能力。
“这些肌肉的力量会很快消退,因此长期训练至关重要。”刘雯雯解释道。“如果几天不练习,我可能就无法演奏 5 分钟的乐曲。”尽管演出日程繁忙,她仍坚持每天练习六个多小时。
作为中国第一位开展全国巡演的唢呐艺术家,她创造了历史。
2017年,刘雯雯的国际首演标志着她职业生涯的重要时刻。在悉尼歌剧院,她面对全球观众演奏了《百鸟朝凤》,这是一部通常代表唢呐演奏卓越水平的杰作。
她说:"这是莫大的荣耀。我是音乐会上唯一的中国独奏者。”
据刘雯雯介绍,这首曲子在技术上极具挑战性,有多个精湛的演奏部分。它包括生动、贴近生活的场景,例如用传统的唢呐技法模仿公鸡打鸣和母鸡下蛋的咯咯声。
这首曲子还描绘了各种鸟叫声,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许多听众形容这种感觉就像被大自然包围了一样。“听众的反应非常积极。”她说。
对于许多观众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唢呐。“许多外国观众都很兴奋。他们并不了解这种乐器,但他们对唢呐尖锐、嘹亮的音色以及如何模仿如此丰富、生动的鸟鸣声感到惊讶。”她说。
乐团中的一些单簧管和双簧管演奏家以及观众在后台找到刘雯雯,询问唢呐是如何演奏的,并表示有兴趣学习如何演奏。
“我意识到我们多么需要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与世界分享丰富的中国文化。”
她与交响乐团的合作是一种跨领域的融合。在她看来,交响乐团是国际观众熟悉的形式,因此用这种方式将中国文化和音乐结合起来,能让他们更容易接受中国音乐。
“我们的音乐是世界的音乐,要让大家知道,没有中国音乐的世界音乐是不完整的。”
如今,刘雯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积极地探索唢呐。她开始尝试用唢呐演奏交响乐、爵士乐和摇滚乐。
“唢呐可以演奏多种音乐风格和流派。这个过程有助于改变人们对唢呐'老土'的看法。”刘雯雯说。
在教学中,刘雯雯喜欢与学生交流唢呐演奏技巧。她说:“看到年轻一代继承文化遗产,真是太好了。”
刘雯雯强调,民族音乐的创新必须植根于传统。“要创新,首先要掌握基本功。只有牢牢把握传统,才能不断创新、跨越界限。”
【李威 李庆平 任晓梅】
责编:张若颖 终审:徐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