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全面通水10周年。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截至11月,累计调水765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1.85亿。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次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南水汩汩,奔涌北上,润苏北、济齐鲁、惠冀豫、通京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于2002年12月开工建设,2013年11月建成通水。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属于东线调水线路,在山东境内为南北、东西两条输水干线,全长1191km,其中南北干线长487km,东西干线长704km,是名副其实的“大动脉”。南水北调山东段年调水能力13.53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鲁南、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城市缺水问题,供水区范围涉及济南、青岛等13个市、56个县(市、区)。截至今年5月3日18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山东调水突破70亿立方米。
作为山东省唯一跨流域跨省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这十年来,南水北调给山东“留”下了什么呢?
图源:海报新闻
留下生命之水
我国在水资源分布上一直是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这个“不等式”扼住了发展的生命线。随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调南水解北渴的梦想变为现实。这条奔涌流淌的蓝色生命线每年可为山东省增加13.53亿立方米的净供水能力,成为了山东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使华北平原的供水格局和水资源配置得到持续改善。
南水北上也让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得到了保障。山东段工程有力保障了全省特别是胶东地区供水安全,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输水干线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III类以上,让许多老百姓彻底告别了地下水含氟量高、有“苦咸水”的历史。
图源:山东环境
留下生态蝶变
东线调水,成败在水质,关键是治污。面对沿线水污染问题,山东创造性实施“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开创了全国首个劣五类水体通过治污达到三类水体的典范。“不仅绝迹多年的银鱼、鳜鱼、毛刀鱼等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的鱼类重新出现,连‘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也回来了。”微山县摄影爱好者赵迈告诉记者,近几年,他在南四湖周边拍到的鸟类超百种。
水质改善了,但要维持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仍离不开水源的补给。调水工程补充了湿地的水源,台儿庄泵站附近的一个湿地公园,已成了黑天鹅、斑头雁等候鸟的“乐园”,济南“泉城”也再现四季泉水喷涌景象。至2023年11月,北延工程实施调水5.28亿立方米,整个北方地区,南水北调沿线受水区各河流湖泊也都充分利用引调江水正常消耗水量,蓄水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留下“黄金水道”
水资源格局牵着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一渠清水北上,也悄然开启了古运河复兴之路。
将“南水”转化为发展优势。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优化了山东及华北地区重要经济发展区配置,促进南北经济循环。京杭大运河(韩庄运河)有南水北调的工程不断地补充调节着水位,解决了枯水季通航困难的难题,现在该河段年通过船舶可以达到10余万艘次。目前,京杭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达877公里,成为国内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大大带动了沿线乡村经济,培育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向京杭大运河补水5.71亿立方米,保障航道畅通,实现水要素和能源、粮食等生产要素南北循环、支撑互济。按照2014~2023年全国万元GDP平均用水量67.3立方米计算,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765亿立方米,相当于有效支撑了受水区11.37万亿元GDP的增长。
天河缓流,不舍昼夜。南水一路向北,滋润中华大地,更多效益还在逐渐显现。
资料来源:海报新闻、大众日报、人民日报、山东环境、央视新闻,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等
(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