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15:00,历经4年多建设,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31公里的长度,让它入列国内10座最长跨海通道,也让广东珠海、江门跨海相连。
黄茅海跨海通道横贯东西,五座“小蛮腰”主塔屹立海上
前不久,“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成功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河上架桥、桥上建廊、桥廊一体”的独特构造,让世界惊叹中国造桥的古老智慧。跨越千年,从越河木拱桥到跨海大通道,“中国之桥”的建造技术不断传承、飞跃。
飞虹道道,浓缩着我国跨海桥梁建设走过的辉煌历程。据交通运输部的不完全统计,迄今我国已建成和在建跨海桥梁约100座。
我国大陆跨海大桥起步于上世纪80至90年代,本世纪初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开始建设。最初的跨海桥梁工程规模偏小,技术难度接近一般的跨江河桥。自2000年起,随着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我国大型跨海大桥快速涌现,不仅结构更加多样,还初步形成了海上桥梁集群工程工业化建造能力。2018年,以港珠澳大桥建成为标志,我国跨海桥岛隧集群工程实现了“由0到1”的突破。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在经历了学习与跟进、提高与追赶两个阶段后,我国跨海大桥已全面进入创新与超越的新阶段。
上世纪90年代,人们经常说一句话:“广东的桥、山东的路” ,山东交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山东的路”“山东的桥”“山东的隧”,山东路桥架起中国交通动脉,在咱们山东,有这些“跨海大桥”突破了地域、技术限制,让“天堑变通途”!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面向蔚蓝海域,“中国之桥”的山东力量将不断跃出新海面、实现新跨越。
(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