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人王树武二十年的“献血生涯”

济宁人王树武二十年的“献血生涯”

人生的意义何在?或许每个人都发出过这般的疑问……但,王树武,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一个走在人群中很难发现与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山东济宁人,却用二十年的献血生涯,诠释了他对人生意义的不同寻常的理解,在他那“不同寻常的理解”中,有人想到了“热血”,有人想到了“汗水”……是的,他正是用他二十年的献血生涯,诠释了一个中国男儿对“人生意义”的最完美丈量!

2024年12月6日,正是节气大雪时节,王树武如约来到位于济安桥路上的济宁市中心血站,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他静静地躺下,静静地伸出左臂……为他二十年的献血生涯画上一个“圆”,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王树武依稀记得,他的献血生涯始于二十年前的2005年,似乎是偶然,又似乎是必然,他鬼使神差地走上了太白楼下“移动献血车”,完成了他生命中的第一次献血,但献血后如释重负的快乐并未多久,他便接到了血站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的血不合格,不能用,问是否同意做分离试验,他无师自通地同意了……

但一个无法排解的疙瘩,便由此结在王树武的心中,让他浮想联翩,甚至夜不能寐......他想起自己跟随闫兆云大哥在食品厂上班的一段经历,食品厂对员工的要求非常严格,人人都要查体,且人人都要查体合格后办理健康证,而偏偏他查体时没有过关,原因便出在血液上……这让他对自己血液的重视程度,不得不到了“无法忽视的高度”……

未多久,王树武又勇敢却又忐忑不安地走进了血站,完成了他的第二次献血……在焦躁难耐的等待中,血站工作人员却给了他一个意外的惊喜,他的血通过了……原来,献血的益处,不仅有奉献的价值,更有帮助血液实现再造的功能,那种源自心灵深处的愉悦,让他的献血生涯一发而不可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匆匆乎二十余载就这样过去了,从2005年第一次献血,到2024年12月6日“最后一次献血”,他的献血档案中留有这样的数字:112次,32000毫升……王树武,这位出生在60年代的中国男儿,也从力拔山兮的风华年少,步入了两鬓添霜的半百之秋……

人生的角色很多,农民,工人,司机,自由择业者……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独有“无偿献血”,这样一个不是职业的职业,给了他,给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华夏子孙,以二十年为尺子,丈量生命长度的机会,以二十年为热度,血染人生崇尚的深坛,以二十年为坐标,定位理想信念的灯塔……

在王树武的记忆里,济宁是提出“无偿献血”的第一个城市,山东也是中国最大的“血库”,这个最大“血库”的源头,就是生活在齐鲁大地上的每一个华夏子孙……他为成为这子孙中的普通一员而分外自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二十年,在王树武看来,若用于声色犬马,则惶惶不可终日,而若用于无私奉献,则如放飞了心灵的风筝,其高高乎而致远……

王树武用二十年的献血生涯,诠释了一个普通人的人生,同时也为更多乐于奉献的人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摄影/文稿:王长鹰】

责编:张若颖 终审:徐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