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享有“东方圣城”美誉的山东曲阜启动。此次活动聚焦“两个结合”,深化文化“两创”,以艺术化叙事、互动化表达、可视化传播的形式,线上线下结合,深入挖掘儒家思想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时代标识。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山东启动,可谓“适其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程奇立表示:“关于齐鲁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可提出这样一个命题:齐鲁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即齐鲁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一种无与伦比的特殊而重要的主干地位。”这样的观点似曾相识,当年,傅斯年先生在《夷夏东西说》中曾说:“自春秋至王莽时,最上层的文化只有一个重心,这一个重心便是齐鲁。”
“齐鲁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意味着我们传统文化主要是由齐鲁文化组成,齐鲁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脉、核心和精华。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齐鲁文化“主干说”。第一是齐鲁文化起势不凡。
公元前11世纪,周封齐、鲁于当今山东之境。这次分封很不平凡,被分封到齐国的齐太公姜尚和分封到鲁国的周公,是西周初期极为重要的政治人物,两人在建立周王朝的进程中功高盖世,一个是灭商统帅,一个是安邦首辅,在西周初期政治、文化、军事和经济社会的影响力空前,把这样两个人分封到山东,显示出山东在西周政治版图中的重要分量,也影响了两千年来的齐鲁文脉。
根据《史记》记载,齐太公到任齐国后,“因其俗,简其礼”,保留、传承了大量东夷氏族文化传统;周公在镐京辅佐成王,周公子伯益到任鲁国后,以“变其俗,革其礼”立国,全面推行周礼,成为礼乐文化中心。这样显示出齐鲁不同的文化渊源,齐国是东夷文化和周文化结合,鲁国则以周礼治国,终而“周礼尽在鲁矣”。因为姜尚和周公这两个非凡的政治人物分封到齐鲁,决定了齐鲁文化起势不凡,从开始就高人一筹。
第二,齐鲁文化发展高潮迭起,最终成为传统文化的“道统”所系。
山东区域从来没有成为大一统王朝的国都,但思想文化繁茂,在春秋战国时期一度成为中国最耀眼的思想中心,以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标志,儒家思想文化开始在古代中国长期担当“道统”的角色。
鲁国的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仁礼为核心,对古代中国的影响最大,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也是齐鲁思想相互碰撞融合发展的结果。
齐国立国之始,姜尚确定了“重工厚商”的国策,开创“尊贤尚功”的用人传统。管仲是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的管理全才,“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其思想体现在著作《管子》中,这是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等多个领域。孔子对管子评价很高:“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韩非子也说“今天下之人皆言治”“藏商管之法家有之”,可见,管仲的影响之大。百年后晏子为齐相,“其政任贤,其行爱民”。田齐时期,重用邹忌、田忌、孙膑等,齐国再次崛起。 齐桓公田午在位时开办了稷下学宫,经历六代君主,他们以非常优厚的待遇招纳列国的学者来此,展开了著名的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
儒家思想创立者孔子和主要继承者孟子、荀子都先后在齐国生活过。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专家王志民研究指出,孔子对齐文化的吸收深入而广泛。公元前517年,孔子因鲁国内乱居齐三年,此时正是其思想学说形成的关键时期。他对齐文化进行了全面考察、研究与吸收。在《论语》中,他提及齐国人物与事件的次数仅次于鲁国。孔子正是将齐文化中保留和传承的东夷文化“夷俗仁”及政治霸业中的诸多治国理念吸收、改造、提升,并与鲁文化中制度化、伦理化的“礼”相结合,经融会、提炼、创新,结晶为更高层次的仁、礼结合的思想。“这既是孔子儒学的核心思想,也是齐、鲁文化交流、融合所产生的质变与飞跃。”管子是“以人为本”学说的开创者,和孔子的“仁”有内在联系。“孔子思想是齐、鲁文化二元一体融合发展的结晶。”
稷下学宫为后世留下大量的学术著作:《孟子》《荀子》《孙卿子》《田子》《捷子》《邹子》《邹子始终》《慎子》《尹文子》《宋子》等10多种、250多篇。孔子思想继承者孟子是齐国稷下学宫的领袖人物,荀子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还有学者认为,《管子》一书其实是稷下学者们的论文集。
因此,“先秦儒学的形成,是齐文化和鲁文化融合的结晶。儒学在汉代能够登上政治舞台,也与其兼收并蓄诸子百家文化,并纳入自己的体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三,齐鲁文化文脉绵长,成为今天文化创新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真正有价值的文化思想,不会停留在古代,而是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齐鲁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其价值正是体现在融入现代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上,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诸方面建设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齐鲁文化传统道德观是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可溯源至《管子·枢言》中有“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孔子“民无信不立”等,意味着“诚信”;“友善”可溯源至孔子“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意味着“友善”;“富强”可溯源至孔子“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等,意味着“富强”;“和谐”可溯源至孔子的“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思想。
齐鲁文化思想是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理念来源。学者郑永年在《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中国最好的经济学著作就是《管子》。如果要解释中国几千年经济历史,《管子》比西方任何经济理论都有效。”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王京龙认为,管子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思想和举措,就像一个“现代人”。我们今天很多宏观调控举措,都可以在《管子》中看到某些端倪。
今天“以人为本”的表述可追溯到齐文化。《管子》:“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春秋末期的晏婴进一步提出了“以民为本”思想,《晏子春秋》载,叔向问晏子曰:“意孰为高?行孰为厚?”晏子对曰:“婴闻之,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苟持民矣,安有遗道!苟遗民矣,安有正行焉!”而且晏婴多次强调“以民为本”“先民而后身”。“廉政”是现代社会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
“廉政”文化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晏子春秋》,齐景公问晏子:“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也。”意思是廉政应该像水一样清白,他说:“廉者,政之本也。”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管子》最早提出了“以法治国”主张,曰: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错而已。强调法治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管子·形势解》:“法者,将用民力者也”“法者,将用民能者也”“法者,将用民之死命者也”。
何以中国,“主干”齐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齐鲁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丰厚优势,坚持守正创新,推进“两个结合”,推出更多“两创”标志性成果,山东可以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