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聊城度假区李海务街道刘道之村的数字智能设施农业大棚内,西葫芦长势正旺。连日来,每天采摘销售1000斤左右。
据悉,该地为原来的一处废弃坑塘,在李海务街道的指导下,现通过土地流转,建设新型冬暖式大棚、大拱棚和高标准玻璃温室,重点在农业数字智能物联网、二氧化碳碳肥制作和运用、智能转光农膜等方面进行试验和推广,对传统设施农业技术革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为切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高标准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四个一批”工作,近年来,度假区李海务街道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不断加强辖区乡村振兴发展,尽快帮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致富、乡村不断提升。
本着因地制宜、确保优势、区域带动、有利发展的原则,李海务街道利用区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了李海务街道刘道之数字智能设施农业项目。项目按照“科技、生态、低碳、绿色”的基本理念,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创意农业的开发示范为重点,以优质绿色农产品产业化开发和提高效益为目标,以乡村振兴联农带农服务为宗旨,对于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功能、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智能设施农业项目一期,建有108米*16.4米、高7米标准冬暖式大棚三座,156米*16.4米、高7米标准冬暖式大棚一座,44米*72米玻璃温室一座,加上附属配套设施,总占地面积 33.5 亩。目前,一期项目正在租赁第三方运营中,每年收益17万余元,截至2024年11月,已累计收益20余万元,现已有效地提升了李海务街道示范区内的村庄集体收益,保障了辖区内脱贫享受政策群众、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的收入提升,更是有效地对刘道之村村民土地的流转进行保障,每亩地流转1500元,远远高于街道周边其他土地流转收入,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二期项目,已纳入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冬暖式大棚3座,建筑面积7084.8 平方米,并配套建设给排水、道路、电力等相应的公共辅助设施。项目建设已完成,准备验收阶段。
该项目通过大力发展农产业,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可以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李海务街道刘道之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2022年,刘道之村集体收入达130万元,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刘道之村已建设成为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研学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村。在做好乡村旅游的同时,刘道之村大力发展蒲公英产业,开发了蒲公英系列农产品,开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23年3月份,刘道之蒲公英系列产品入选2022年度“好客山东 乡村好时节”优秀案例;2024年4月,刘道之露营烧烤节开幕,吸引游客6000余人……刘道之文旅产业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稿件来源:凤凰网山东(聊城) 张军 通讯员 王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