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聊城是中国杂技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古老的杂技艺术,有传统又惊险刺激的表演,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聊城杂技 。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说起,当时的聊城是东夷人活动的主要区域。东夷人以体格健壮,爱好射箭、狩猎著称,这就为杂技艺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在新石器时代聊城杂技就已经萌芽。当时东夷人的首领就是传说中的著名人物--蚩尤,他是一位杂技高手。而他便是杂技的起源,使得杂技在这片土地上延传了几千年。早在2000多年前,还没有三国演义,也没有大唐盛世时,聊城杂技就在这里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聊城杂技得到初步发展,到汉代已经基本成熟。汉代是中国杂技的形成和成长期,品种不断增加,技艺不断提高,形成了以杂技艺术为主、汇集各种表演艺术的新品种——百戏。
随着朝代更迭星辰轮换,杂技便一直盛行于聊城境内了。直到现在,即便它的名称辗转变化,但技艺不断提高趋渐成熟,被保留了下来。1955年,聊城市杂技团成立,2006年,“聊城杂技”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聊城市杂技团的主要传统保留节目有《飞叉》《炊事员》《倒立》《顶碗》等。“聊城杂技”节目重视腰、腿、顶功,突出新、难、奇、美、险,艺术风格朴实、英武、粗犷,素有齐鲁英豪之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无数身怀绝技的艺人仍在学习和传承,杂技经久不衰,艺人们也走南闯北誉满全国。除了传统的节目之外,聊城市杂技团也在表演内容上做了大胆的创新,比如《杂技西游之闹天宫》改编自中国百年经典神话故事《西游记》,融合《晃板弹碗》《飞叉》《顶花坛》等近10个杂技节目的技巧,讲述了孙悟空西游闹天宫的故事。《杂技西游之闹天宫》杂技魔幻儿童剧,把神话故事搬上舞台,用现场感更强的独特表现形式,演绎传承了中国文化经典,演员们用精彩的表演诠释了《西游记》这部文学经典,丰富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演出结合现代声、光、电等多媒体舞台艺术,通过杂技、武术、3D魔幻演绎的形式,以全新的视角、新颖的故事结构,带来一种充满戏剧色彩的西游冒险体验。孙悟空灵石出世,展示高超飞技,引爆观众啧啧称赞,三星洞学艺,多媒体视觉呈现,挑战观众的视觉感官。扎实的武术功底,真实展现天兵天将与孙悟空对打的场景,令人拍案叫绝。在仙气十足的舞台上,当精彩绝伦的中国杂技遇上中国名著《西游记》,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不一的杂技演出,带来双重视觉感官!比如杂技剧《挺进·渡黄河》,该剧以刘邓大军突破国民党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事件为蓝本,以山东聊城沙河崖村民助力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为主线,用生动的舞美、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专业的杂技技艺,真实再现老一辈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不负使命的革命历程。该剧目在2024年成功入选了省“十四五”重点文艺创作项目、省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创作扶持项目、首批“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重点项目,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备受瞩目的文艺创作亮点工程之一。
比如福滑稽情景剧《快乐厨房·炊事员》,它来源于聊城市杂技团的传统保留节目《小小炊事员》。
两位演员以炊事员的身份,依托几十个盘、碟、盆为道具,在欢快的节奏中,完成始料未及的杆上托盘、转盆等高难度平衡动作。该剧目突破原来的43个盘盆,达到同时转晃、拨转53个盘盆,并融入了颠勺、弹碗等技巧。
目前,《快乐厨房·炊事员》在技术及转盘盆数量上都是全国唯一。并且成功入选了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参演作品的名单。
如今杂技已经成了时代的符号,它是聊城人的集体记忆,也是活在市井生活中的一份民族精神与希望。
若有机会你来到聊城,请一定不要错过这样精彩的聊城杂技表演。
来源:“文旅聊城”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