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预制菜,烟台的底气何来?

重新定义预制菜,烟台的底气何来?

11月1日至3日,2024烟台国际食品(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于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博览会以“聚力链式发展,创新引领味来”为主题,旨在通过搭建高效交流平台,促进食品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为食品产业注入新动力。博览会设展览面积1.26万平方米,规划了七大类专业展区,这些展区全方位展示了预制菜产业的最新成果与趋势,为参会者带来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2024烟台国际食品(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2024烟台国际食品(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预制菜到底能不能吃?安全吗?营养吗?伴随着博览会的进行,预制这盘菜,也再次“热”上锅,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迎着风口,也扛着争议,近年来,烟台重新定义预制菜,让身处舆论漩涡的预制菜不再是“垃圾食品”的代名词,实现了“食安”与风味的兼得。

争当行业标准“领头羊”

前不久,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这无疑给消费者吃了定心丸。

“选择是痛苦的,但提前革新自己,总比等着被别人革命好。”烟台某预制菜企业负责人张建军看到预制菜新国标出台,不禁感慨万分,几年前大刀阔斧的工艺革新,让他在此时找到了答案——选择是对的。

在烟台,早在多年前,就有不少预制菜企业主动破除“质量唯合格、达标”的思维,主动对标卓越企业、先进水平,高标准制定质量指标,争当预制菜行业标准的“领头羊”。

重新定义预制菜,烟台的底气何来?

其中作为预制菜产业领创者的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从1991年成立合资工厂后,便开始了预制食品的加工出口,在产品研发、标准制定、市场开拓、食品安全等方面领军行业30余年,连续12年位居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企业榜首。

“30多年来,龙大集团立足农业产业化,布局完成蔬菜制品、肉类食品等6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规模化产业集群,精深加工农副产品行销日本,年出口量10万余吨。”龙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日出口30多年,面对国内外标准差异,尤其是日趋严苛的出口限量标准,龙大集团未发生1次官方通报。

“我们通过‘源头建设、严苛品控、全程检测、双向预警及质量追溯’五位一体,构建起完善闭环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高标准。龙大连续两次代表国家接受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官方检查,成为日本官方和客户评价中国工厂的重要标杆。”该负责人介绍。

重新定义预制菜,烟台的底气何来?

值得一提的是,身为“中国预制菜第一市”的莱阳,在预制菜产业标准的竞争中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质量标准方面,莱阳市成立绿色预制菜标准化建设办公室,发布30部莱阳预制菜团体标准,填补国内预制菜标准空白;支持市内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6个、行业标准9个,争当行业标准的‘领头羊’,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莱阳市副市长陈裕介绍。

打造“中国预制菜产业名城”

一头连接着田间,一头连接着餐桌,预制菜被视为融合了一二三产业的餐饮产业链条,冠以“万亿赛道”的称呼。烟台预制菜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现已成为全省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佼佼者。

为了进一步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烟台市政府于2022年11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烟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2—2025)》,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全市农业资源丰富、食品加工产业基础雄厚等资源和产业优势,做优做强“烟台预制菜”品牌,打造“ 中国预制菜产业名城”。

“作为农业大市,烟台发展预制菜产业,有实力、有底气。”烟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重新定义预制菜,烟台的底气何来?

看现实条件,烟台既是全国知名的水果之乡、水产之乡,也是全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最强的地级市之一,烟台苹果、莱阳梨等农特产品驰名中外,烟台苹果品牌连续15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全国5家白羽肉鸡上市企业,烟台独占4席;粉丝产量占全国的82%以上,鲁花花生油、欣和调味品享誉全球。看历史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烟台目前是全国地级市中唯一的中国绿色食品城。食品产业成为烟台规划的4个千亿产业之一,食品精深加工入选全市“9+N”制造业集聚培育计划,这些都为发展预制菜产业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3年,烟台全市预制菜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达到1200家,产值高达1300亿元。预制菜关联规上企业405家,营业收入达到1027.5亿元。其中,预制菜专营生产企业192家,规上企业159家,年加工能力114.4万吨,预制菜产品营业收入198.4亿元。

以上这些亮眼的数据,充分展示了烟台预制菜产业的强劲实力和巨大潜力。

(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