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研究生易学论坛成功举办

首届中国研究生易学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13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周易学会、《周易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研究生易学论坛在山东济南召开。此次论坛将参会人员限定为硕博研究生,提前数月征稿、审稿,最终确定入选论文,并邀请学界专家莅临点评。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的九位硕博士研究生作为发言人,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的八位学者作为点评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开幕式上,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林忠军,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周易研究》编辑部主任李尚信先后致辞。开幕式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周易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张沛主持。

林忠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目前规模较大的会议往往没有时间展开研讨,本届论坛为评议、讨论预留了充足时间,论文作者可以与点评专家面对面交流,有助于青年学者快速成长。他希望这一模式能够延续下去,使论坛成为培养年轻学者的摇篮。林教授还谈到,入选论坛的论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还原型解释即“照着讲”,一类是阐发型解释即“接着讲”,二者对易学研究来说缺一不可。他希望青年学者不忘初心,夯实基础,尽快成才。

李尚信教授对参会研究生表示祝贺,并感谢专家们抽出时间到场点评。他追溯了两岸易学前辈在培养易学新生力量方面的卓著功勋,表示山大易学中心将会持续举办研究生易学论坛,并常年开展征文活动。他指出,当下易学正面临着能否继续发挥大道之原作用的问题,任务依然艰巨,需要老中青三代乃至更年轻的几代人持续接力,而以在座研究生为代表的新生力量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对与会研究生们提出四点要求:第一,要下苦功掌握易学这一专门之学,不要半途而废;第二,要以易学作为大道之原的作用为核心去传承与发展易学,发挥其在建构当代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第三,要打牢基础,并从小处开始着眼,逐渐扩展到大的问题意识;第四,要有好的学风和好的方法,如学思结合、立足原典、回归生活、重视逻辑、古今中西会通等。

主题发言分两场进行,每场有4-5位研究生发言,每篇论文均有两位专家进行点评。与会研究生们的论文或深植于易学史传统,围绕荀爽升降说、王弼《易》释中的圣贤观、程颐卦变说、熊十力实体论等问题进行了文献扎实、理据充分的解析、论证;或着眼于易学的诠释创新,在易学文献及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周易》的秩序哲学、《观物内篇》的生生哲学、唐宋易著中“神”观念的演变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新意的阐发。专家们对论文给予了较高评价,充分肯定本次研究生论坛的学术水准,同时又针对论文的不足或有待提升之处提出意见,并深入浅出地予以讲解。随后,与会研究生们依次做了回应,并对专家们全面细致的指导和论坛主办方的组织、招待表示感谢。

闭幕式上,张沛副教授对论坛做了总结。他指出,《周易研究》多年来一直坚持培植学术新秀,刊发了大量青年学者包括硕博士研究生撰写的论文,赢得了学界和期刊界的尊重。他还介绍了论坛的征稿、审稿流程,并对参会人员致以谢意,最后宣布《周易研究》将会择优录用参会论文,且录用篇数不少于5篇。

最后,李尚信教授又做了补充发言。他谈到,目前整个易学队伍尚不庞大,后续力量也不充分,而举办研究生论坛的目的就在于促使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易学研究队伍中来。随后,他就参会论文暴露出的问题对青年学者提出三点要求:首先,要打牢基础,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资料;其次,加强论证的逻辑严谨性;最后,要站在当代立场上进行反思与转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