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即直面生命和人之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生存、健康生活与独立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这一理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詹姆斯·唐纳德·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澳大利亚、德国、日本、英国等国进行了一系列推广实践,如今已风行全球。其实,孔子所施行的教育可以称作是富于生命化的范本教育。生命教育,孔子早就在做了。
“生命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是儒家学说的基本精神。儒家尊重生命,认为人的生命具有道德性,可以超越生死,获得不朽。儒家生命观启发人们,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体验生命的学问。”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敏表示。
孔子将珍视生命视为大事。“子之所慎:齐,战,疾。”这话的意思是,斋戒、战争、疾病是孔子小心谨慎对待的三件事,这三件事无一不是关乎人类性命的大事。孔子自幼重礼,他对斋戒的谨慎是源于对礼的尊重。古人祭祀神明是出于对神明、对天命的敬畏之心,孔子亦不例外。认真谨慎地遵守斋戒之礼,既是对神明敬畏的体现,也是对生命呵护的表征。
尼山孔庙观川亭
孔子对战争格外审慎。“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在孔子看来,卫灵公是“无道之君”,“志于战伐之事”,因战争之事请教,孔子拒绝回答。显然,孔子不愿与他探讨战争军事,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孔子对战争的审慎是出于其仁爱之心,因为他知晓战争对人生命的损害。
孔子对待疾病同样审慎。孔子重视生命健康,他有强烈的养生意识。“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提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应有不同的戒律,并强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语,寝不言”,这些都能体现孔子对生命健康的重视。
孔子还充满了人文关怀。《论语·乡党》记载:一次马厩失火,孔子听说后,首先关切地问“伤人乎”,至于其他物品、财物,孔子自始至终没有询问。有人认为孔子问人不问马有“贵人贱畜”之嫌,殊不知,在宇宙万物之中,唯有人是最珍贵的。其实,孔子也把对生命的珍视推及到其他生物。比如他曽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用大网捕鱼,不射杀宿鸟,正是因为孔子对动物亦有怜爱之心。
对已经逝去的生命怀有敬畏之心,亦是珍视生命的一种延伸表现。孔子主张慎行丧葬之礼,说“丧事不敢不勉”,即对丧事不敢不尽力依礼而为。他还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思是,人活着时,我们应以礼待之,人死去后,对其丧葬问题,也要约之以礼,严格按照礼制要求去办,这是对其亡灵敬重的一种表现。
《论语·先进》记载,孔子对最得意弟子颜回的丧事办理情况非常不满,原因在于颜回家穷,但门人选择厚葬,与礼不合。“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见,孔子重礼但不唯礼,他认为比遵礼更重要的是生者发自内心地对逝去亡灵的哀戚之情。孔子因遵礼制反对厚葬颜回,但对颜回逝去的悲痛之情毫不掩饰,多次哀叹“天丧予,天丧予”,哀戚之情尽显。
曲阜颜庙
孔子对服丧之人亦怀有深深的敬意。据记载:“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这话的意思是,孔子遇到家有丧事者,或站起身,或快步经过,表现他对服丧之人的敬重。随着时代变迁,丧葬方式的繁文缛节逐渐简化,但孔子传递给后世的对亡灵的敬畏之心、对逝去生命的哀戚之情、对服丧之人的敬重,却应该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这也正是移风易俗的价值。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认为,只有重“生”之过程,尽人之能事,当死亡来临,方可坦然面对。不惧死,不轻生,努力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当生命走到尽头,顺应天命,坦然面对,这是孔子在生死态度上的智慧体现。
除了关注生理上的生命教育,孔子还重视心理上的生命教育。
孔子始终抱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盛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表现出的豁达潇洒,正是孔子自身积极处世态度的体现。
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孔子始终心态平和,积极乐观,并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因长相和阳虎类似而被匡人监禁,子路等弟子知道阳虎的恶行后非常着急,孔子则抚琴唱歌劝慰大家,使大家的心态渐趋平和,最终成功获救。无独有偶,在陈蔡边境,孔子及弟子被困数日,弟子们纷纷抱怨,而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并询问子路、子贡、颜回等弟子问题,进行教导。
孔子始终心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晚年,他携弟子周游列国十四载,既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亦是想要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的生命价值与国家、社会价值休戚与共,体现了孔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孔子追求生命价值的丰盈。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富裕和显贵是人人想要的,但如果是通过不正当的方式得到那就不应该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但如果不是通过正当的方式摆脱,就不应该摆脱。可见孔子并不在意物质享受,他更在意行事的手段是否符合“道”、是否有“仁德”,生命价值是否丰盈。
刘敏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世界,生命教育正是教人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体验生命的学问,教人成为有体验、有情感、有意志、有价值感的完整的人,而不是使生命“四分五裂,盲爽发狂,而陷于漆黑一团之境”。因此,让教育回归生命的原点,是生命教育的使命。
(大众新闻记者 张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