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千泉竞涌。9月17日,为期三天的中秋假期圆满收官,济南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截至17日14:00,济南纳入监测的30家重点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18万人次。
文化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提供了改革的根本遵循。
中秋节前,济南召开“‘泉’在济南享金秋系列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将以中秋节、农民丰收节、国庆节、重阳节为重要节点,开展“月满中秋”“喜庆丰收”“共贺国庆”“暖度重阳”系列主题活动,诚邀海内外游客朋友们来体验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秋天”。
这正是济南坚持守正创新,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务实举措。
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场广泛、深刻、复杂的变革,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须把握好着力点,稳妥有序推进。
在具体推进中,济南结合自身实际,锚定目标任务,讲求方式方法,实现文化元素、旅游资源、创新驱动、科技赋能等的相互渗透,激发融合发展新动能,推动二者高质量协调发展。
举例来看,中秋假期期间,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结合海右名士杜甫、莲鼓荷衣、非遗滚灯等文化元素,在大明湖历下亭、九曲亭、护城河等沿湖亭台亲水区域推出“遇见明湖·嫦娥奔月”画船演艺表演、沉浸式演艺《泉韵》中秋特别表演等情景演艺项目,让市民游客在亲泉、品泉、赏泉中,体验泉水文化,感受泉城魅力。
不少市民感慨,在游玩中不知不觉增长了见识、阅历,这个庆中秋的方式“杠赛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激发新动能、形成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走出文旅融合的新路子,关键还是要在“融”字上做文章、求突破。
关于这一点,济南以文化“两创”为抓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办好“泉”在济南系列活动,举全市之力打造城市文旅品牌,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前文提及的“‘泉’在济南享金秋系列活动”正是“一年四季·泉在济南”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再结合前期开展的“泉”在济南过五一到“泉”在济南过暑假……“一年四季·泉在济南”正让万千游客近距离领略泉城韵味的诗与远方,在擦亮济南城市文旅品牌的同时,进一步健全济南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立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石上。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需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水平的文旅融合,是需要通过游客的“用脚点赞”。
毫无疑问,济南已成为万千游客的心仪之地——今年上半年,济南全市接待游客47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6.1%,这份半年成绩单便是直接说明。
特别是,济南在推进文旅融合过程中把握好文化产品的“普适性”与“个性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符合大众的审美特点,又具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韵味。
例如,近期,济南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结合国学传承、对话孔子、中秋团圆等主题,组织开展了“梦回红楼阅满中秋”“这一站,济南!‘嗨歌奇妙夜’2024年济南市流行音乐演唱会”“我们的节日·中秋”书法美术摄影展、孔子人像面塑非遗体验等系列活动,受到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欢迎。
“一业兴带百业旺”,文旅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方方面面。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仅要注重文旅融合的“表”与“里”,还要注重创新文旅业态,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这正是济南一直致力的方向。
时下的济南,热度不减,精彩不断——天高气爽、群山苍翠,泉水叮咚、“济南味道”飘香,“好戏”连台、盛会不断,文商旅体绘制多彩新画卷……正借助不断完善的文旅消费业态,迎接万千游客的“用脚点赞”。
(凤凰网山东 刘培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