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智”向“绿” “齐鲁粮仓”丰收在望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向“智”向“绿” “齐鲁粮仓”丰收在望

新华社济南9月16日电题:向“智”向“绿” “齐鲁粮仓”丰收在望

新华社记者叶婧

中秋将至,走进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齐腰深的豆秧长势正盛,成串的豆荚颗粒饱满。

“9月中旬是大豆的鼓粒期,对水肥需求较大,要做好数据监测分析,指导农户精准种植。”不用身处田间地头,产业园技术人员李昱就能通过数字大屏上的3D模型,实时了解园区墒情、虫情、苗情以及气象等信息。

产业园的农田内布设了44套物联网感知设备,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让工作人员能高效管控园区5000亩核心育种田。“我们还建设了以大豆园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大豆园区生产监管平台、大豆种子质量溯源系统为主的业务支撑体系,实现了全产业链智能化管理。”嘉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陈亮说。

产业园的“智慧农田”给农民提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也为高质量的大豆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种地讲究‘七分种、三分管’。以前种地很操心,现在产业园给我们提供测土数据,让我们可以根据每块地里的氮磷钾元素、有机质含量等情况针对性施肥,种地轻松了,每亩地还能省50元成本。”当地种粮大户陈庆树说。

山东省嘉祥县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大豆繁育基地内,大豆正处于鼓粒期。新华社发

山东省嘉祥县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大豆繁育基地内,大豆正处于鼓粒期。新华社发

记者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夏种以来,山东先后经历持续高温干旱、局地旱涝急转等不利天气。作为农业大省,山东坚持一手抓大面积单产提升促增产,一手抓防灾救灾减损失,持续夯实秋粮丰产丰收基础。

眼下,嘉祥县乡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1080亩秋粮长势喜人,一排排玉米植株健壮,一垄垄大豆生机勃勃。根据气温、光照等条件,合作社技术人员李华锋在手机上就能进行田间管理。

“近年来,我们加快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数字化和智慧化平台应用,通过科技赋能充分挖掘地、种、肥、药各要素和耕、种、管、收各环节的增产潜力,力保作物丰产丰收。”嘉祥县农业农村局三级主任科员胡宝军说。

作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之一,菏泽市郓城县的田间地头也是一派忙碌景象。日前,位于郓城县黄泥冈镇的一块农田内,多架无人机集中实施了飞防作业。“现在种粮太省心了,技术人员三天两头来地里指导,现在又给免费喷药,精准又省力。”种粮大户刘超群看着长势喜人的玉米,脸上难掩喜悦。

服务丰收的同时,山东多地还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今年我们依托财政资金,对县内56万亩玉米免费开展‘一喷多促’技术服务,示范带动这一技术在全县覆盖,节药超20%,防效提升10%,实现农药减量增效。”郓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朱以发说。

郓城县一些种粮大户还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雇佣”了赤眼蜂,协助进行玉米害虫防治,构建“以虫治虫”的绿色防线,进一步提升粮食质量。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农科人员正在玉米地里调查赤眼蜂治虫效果。新华社发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农科人员正在玉米地里调查赤眼蜂治虫效果。新华社发

“今年,我们在郓城等产粮大县推广赤眼蜂应用,释放面积达15万亩次,将使当地减少70%的化学杀虫剂使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助理研究员代晓彦告诉记者,他们自2014年起从事天敌与授粉昆虫的繁育与田间应用推广,每年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田鳞翅目害虫应用超20万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