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廊古蜀道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和绵阳市梓潼县,以剑阁县部分为主体部分,属金牛古蜀道,也是剑门蜀道遗址的核心组成部分。历经千年沧桑而仍然茂盛不衰、生机盎然的却属世界罕见。这就是被世人称为“翠云廊”的世界奇观。日前,走进翠云廊,探寻“常青秘诀”。
剑门蜀道古称金牛道。翠云廊所在的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镇天桥村,漫步在翠云廊蜿蜒的古道石板路上,两旁翠柏高耸入云,夹道成廊,松柏木的清香萦绕鼻尖,缕缕阳光穿透树荫,侧耳倾听风拂树干的声音——一步一行中,收获一段惬意时光。
古柏植何人?翠云廊名称的由来
清康熙三年(1664),剑州知州乔钵感慨:“明正德时知州李璧,以石砌路,两旁植柏数十万,今皆合抱,如苍龙蜿蜒,夏不见日”。故作:“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长程十万树。”
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传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称蜀道难,错莫剑门路”后人将诗中的“翠云廊”三字作为剑门蜀道古柏群雅称,沿用至今。
翠云廊的别称,古道又名“皇柏大道”
除“翠云廊”这个雅称之外,蜀道古柏还有“皇柏”“张飞柏”“李公柏”等别称。
据史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并倡导在驿道两旁植柏,人们把秦朝所植的柏树称为“皇柏”。为此,这条古道又名“皇柏大道”。
蜀汉时期,张飞为巴西(今阆中)太守,军政往来频繁,却因山势险峻不识道路而常误信息传送,逐令士兵及百姓沿驿道植柏表道,这就是“张飞柏”的由来。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广西人李壁任剑州知州时,整治南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的官道,并沿路大量补植柏树,后人将此时所植的剑州路柏敬称为“李公柏”,翠云廊古柏群从此形成,宏伟规模。
柏树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也是选择植柏的原因
翠云廊美得让人窒息。据了解,千百年来,在这条古道上曾发生五丁开山、姜维守险等众多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至今广为流传。而与剑门蜀道相伴而生、互为依存的翠云廊,则以另一种沉静、厚重的气质,浸润出千年历史的“绿色”印记。
选择植柏的原因?据介绍,柏树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柏树为常绿乔本,其性耐寒耐旱喜湿润,具有较强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且树形优美四季常青。
同时,柏树为绝佳建材树种,柏树木质软硬适中,耐腐力强,用途广泛。古人之所以在蜀道两旁大规模植柏,就是修栈道,对木材的要求极高,要结实耐用,经得住日晒雨淋,柏木就是最好的选择。
柏树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柏树散发特殊芳香,能解困提神,枝叶具有凉血清热、驱虫灭菌的药用功效。
三线呈“人”字形,翠云廊是这样形成的
翠云廊古柏最早植于始皇时期,以后历朝历代补植,明代李壁再大规模栽植,就形成了现在蔚为壮观的翠云廊。
蜀道翠云廊以剑阁古城为中心,由北、南、西三线呈“人”字形的行道古柏群组成。北至昭化古城,南抵阆中古城,西达梓潼七曲山,全长300余里,有古柏近万株,最长的树龄已经超过2300年。自有驿道和行道树以来,沿途百姓修补路桥、保护古柏就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行动。
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
为更好地保护古柏,给蜀道翠云廊都办了一张“身份证”。当扫描“身份证”上的二维码,手机界面便会跳转出古柏的电子档案,树高、树径、品种、位置经纬度等全方位信息一览无余。身份化的识别管理模式,能够随时对古柏生态环境、生长发育和保护现状进行动态监测,便于对长势衰弱的古柏“一树一策”制定保护措施。
据悉,近年来,所属蜀道翠云廊各地构建县、乡镇、村组、网格员“四级”树长组织体系,创新建立蜀道古树保护“林长+树长”模式。按照“一树一人”“一树一档”“一树一策”要求管理,对自然生态的敬仰,对保护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努力也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代代相传。
千年蜀道满眼绿,是一部“活”的生态文明史
在翠云廊,每一棵古树都是一部活着的史记,每一棵古树都有一段精彩的传奇。千年以来,汉砖支撑着古柏,古柏怀抱着汉砖,自然和人文融合在一起,和谐共生。
翠云廊的作用有哪些?据介绍,植树表道,道路两旁的树起路标作用,让行人不至于迷失方向;以树计里,有里程碑的作用。同时,有保护道路,防止雨水冲刷路基,便于修栈道就近伐木取材。并为行人提供遮阴避暑的便利。
翠云廊是从先秦至今不断发展形成的,承载着历史的变迁,讲述着华夏的传奇,具有极其重要生态、科研和文化价值。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范本,是一部“活”的生态文明史,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建设“大思政”课程,培养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活教材。
蜀道古柏世代相传,延展翠云廊绿色脉络。打卡翠云廊,聆听古柏讲述璀璨的古蜀文化与三国文化,穿越古今的鲜氧清凉,展示它无比深邃的历史,无穷无尽的生态未来。(供稿:禾木 苏东华)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