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评 | 热评济南: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吹响全面绿色转型“号角”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凤评 | 热评济南: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吹响全面绿色转型“号角”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近日《济南市居住区风貌设计导则(试行)》发布,其中有关“第四代住宅规划设计指引”引起不少人热议,第四代住宅又称立体园林生态住房或城市森林花园建筑,是绿色建筑的衍生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绿色建筑做文章正是济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

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近年来,济南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于是看到,如今,济南天更蓝——2024年上半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83;PM2.5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继续保持全省通道城市最优;水更清——21个国、省控断面和16处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连续五年实现100%达标;地更净——济南全市已修复历史遗留矿山图斑461处,今年176处图斑治理工程正在实施中;城市更文明——干净整洁的街道、清甜甘洌的泉水、热情好客的“老师儿”……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意味着在发展中须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让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这一点,济南逐渐摸索出了经验——抢抓绿色低碳先行机遇,“无废城市”建设风生水起:济南出台创建工作指南,从工业、生活、农村等领域入手,多层次立体推进各级各领域“无废细胞”建设,让“小细胞”凝聚“大能量”,加快建成覆盖全社会、全民参与的无废城市,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亮点模式。

如今,“无废工厂”“无废园区”“无废社区”“无废学校”“无废医院”等众多“无废细胞”已密布济南这座城市。

去年,济南在全国低碳城市试点评估中获得最高一档的“优良”等次,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面对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退等全球性环境和气候危机,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命共同体。全面绿色转型作为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这也意味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没有“局外人”。

如今,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参与者,成为济南人民的风尚。

泉是济南城的魂、济南人的根。得益于成千上万的市民自发保泉护泉,如今时时刻刻都能听到“泉水叮咚”;在众多河道清理员、志愿者的守护与努力下,济南护城河如今焕然一新,成为这座城市一张亮丽的名片;济南今年创新建设50处“共建花园”,每一个“共建花园”既是一处园林驿站,也是一处居民义务植树尽责基地……济南市民还充分利用碳普惠绿色公益平台,“人人都有碳账户、家家都有碳账本”,以点带面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绝非一蹴而就、一日之功,全面绿色转型同样如此。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作为省会城市,济南不仅要“挑大梁”,更要“勇争先、作示范”。

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触及的矛盾越复杂尖锐,硬骨头越难啃。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早就在过去展示自己改革奋进的济南,必然会在改革落实上下更大功夫。

目前,济南正按照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的要求,制定分工方案、细化配套政策,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真正把全会精神的“大写意”转化为济南市贯彻落实的“工笔画”“施工图”,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底色。

(凤凰网山东 刘培省)

凤评 | 热评济南: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吹响全面绿色转型“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