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今年最热点经济词汇之一。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竞争异常激烈,紧紧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各个城市抢占发展主动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
烟台作为全省三个GDP过万亿城市之一,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作贡献”的使命担当,锚定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目标,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载体,深入推进九大制造业集群规模扩张、16条重点产业链延伸拓展,在绿色转型发展中交出一份靓丽答卷——今年上半年,烟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87.6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各项主要指标均实现稳健运行。
走在前、挑大梁、作贡献,烟台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产业“逐绿”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
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烟台历来将绿色产业作为核心突破点,无论是传统的优势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都有着鲜明的绿色基因。
烟台海上光伏实证基地和浮式光伏平台。唐克/摄
先看一家企业,它“含绿量”十足。
在龙口南山铝业的再生铝轻量化铝板带项目车间,成吨的易拉罐打包块通过传送带进入双室炉生产线,经过破碎、磁选、涡选、脱漆、加料、熔化等一系列工序,化为铝水,然后进入生产线,最后变身为各种易拉罐产品。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以再生铝替代火电铝,年可减少铝土矿资源消耗50万吨,能耗仅为原铝生产的4.86%,可节约34万吨标准煤,减少90万吨碳排放。
南山铝业的绿色发展,是烟台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国家碳达峰城市、低碳城市等试点机遇叠加,烟台在绿色低碳转型赛道上的领跑优势不断扩大,绿色产业正成为烟台率先突围的关键。
——以“四大核电”“七大海上风电”“三大LNG”为基础构建的“核风光氢储LNG”新型能源体系更加完善,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395万千瓦、稳居全省首位。
装载海上风力发电机叶片。唐克/摄
——绿色石化产业是烟台传统产业转型的代表。当前,以烟台化工产业园、蓬莱化工产业园、裕龙石化产业园三大投资千亿元级园区为支撑,总投资1493亿元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1260亿元的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500亿元的万华乙烯二期及系列延链补链项目加快实施,正在崛起万亿元级的黄渤海南岸高端低碳石化产业基地,形成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全国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牟平区生物药谷为核心引领园区,先后培育6家国内医药领域百强企业。
——航空航天产业全面布局东方航天港、空天海战略装备智造城、卫星互联网产业园三大载体,创出我国海上发射、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一站式海上发射、近岸海上发射等“多个首次”,累计完成海上发射6次、发送卫星41颗,成功落地李德仁院士领建总投资185亿元的“东方慧眼星座”项目,发射升空首颗试验星“烟台一号”……
产业迭代“向绿”,标记着经济发展的蝶变。
“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就是对产业体系进行系统性重塑的过程。”市工信局局长张宏表示,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新质生产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无论是传统产业升级,还是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烟台都已经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了先机,为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根基。
牵住创新“牛鼻子”
8月10日上午,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内,芳纶涂覆隔膜生产车间正满负荷运转。不远处的新生产线车间已经动工,年底将有新的产能释放。泰和新材战略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江明介绍,在泰和新材集团内部,也将这一项目视为企业“第二增长曲线”上的关键战略布局,未来产值剑指百亿元。
江明(右)和同事在进行实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对此,市科技局局长李杰有着独到的认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突出烟台的产业优势,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行动,另一方面要面对未来产业,开展策源能力提升行动。”李杰表示。
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行动,聚焦烟台优势产业领域和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组织实施“固基强芯”“问天探海”等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推行“揭榜挂帅”项目遴选机制,凝练形成重大攻关任务清单,全面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同时,开展产业链科技协同创新工程,支持光电等产业链上企业协同攻关。
开展策源能力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实验室体系重塑攻坚行动,以建成具有烟台特色、接续联动、梯次衔接的“3331”实验室体系为目标,打造我市战略科技力量,力争今年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和新药创制2家山东省实验室全部投用。同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打造新质生产力创新高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当前区域间的经济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或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产业链和创新生态体系的竞争。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烟台的创新成绩斐然。
统计显示,烟台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从46.84%增长到64.3%,增长了17.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3位。在科技部中国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烟台市“创新能力指数”在全国创新型城市排名中列26位。
在科创平台建设方面,烟台集中力量、资源布局建设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烟台市省实验室数量占全省总数的1/5。全市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到423家。
今天的创新科技,孕育着明天的“产业地标”。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进程中,烟台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全力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持久动力。
在新项目里积蓄新动能
眼下,烟台市福山区智造芯城西部,一座占地8.6平方公里、高标准规划打造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正在悄然生长。
产业园“旗舰”项目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工地上,各项建设工序有条不紊,稳步推进。该项目由潍柴动力和比亚迪共同打造,项目总投资560亿元。“在这个项目配套半径30公里的范围内,集聚了一大批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将大幅提升核心竞争力。”烟台汽车产业链相关人士介绍,8.6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已落户总投资773亿元的重点项目十余个。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支撑,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烟台上下持续加大抓项目、促投资工作力度,不断健全完善项目“谋划—建设—保障—管理”全链条推进机制,项目建设快速起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省重点项目考核成功实现“三连冠”,成为首个连续三年全省第一的城市;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综合评比第一名。
“9月组织提报、10月拉出单子、11月定下盘子、12月完成准备。”这是烟台市委、市政府每年确定的工作时序,依次谋划形成省、市、县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等系列项目清单。
项目储备,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烟台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科、重点项目管理科负责人徐少杰介绍,今年,烟台共争取入选省级重点项目148个、总投资81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06.9亿元,数量全省第一,体量连续三年保持全省首位。共筛选确定总投资9324.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77.6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299个(不含省级项目),项目整体质量规模不断提升。
项目推进同样体现着“烟台速度”。上半年,347个省市重点建设类项目稳步推进,总体实现开复工率、投资完成率双过半。制造业方面,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一期)完成总工程量的90%,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期)实现中交,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部分厂房主体封顶;清洁能源方面,海阳核电3、4号机组正进行主体施工,龙口LNG系列项目年底将具备投产条件,三峡海上风电(一期)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这些项目都是增强创新力、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的大项目、好项目,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徐少杰说。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站在万亿的新起点上,烟台将继续夯实产业之基,在迈向更高目标的新征程上接续跑出漂亮的增长曲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烟台篇章。
(YMG全媒体记者 高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