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王德林故居迁移保护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站内

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王德林故居迁移保护

8月6日,山东省政府网站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王德林故居迁移保护的批复》,同意对王德林故居进行迁移保护。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同意王德林故居迁移保护的批复

鲁政字〔2024〕117号

临沂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呈请批准王德林故居实施迁移保护的请示》(临政报〔2024〕33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同意对王德林故居进行迁移保护。

二、你市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编制迁移保护勘察设计方案,由沂南县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三、你市要指导当地做好迁移工程全流程监管,妥善做好舆论引导和社会稳定工作,统筹实施文物本体修缮工程和展示利用工程,文物迁移前后相关测绘资料全部归入文物档案予以保存。

四、你市要强化文物保护意识,落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和各项保护管理措施,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发挥好王德林故居的教育功能。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4年8月6日

相关链接>>

王德林,原名王林,字惠民。沂南县双堠镇后崖子村人。1873年生。他自幼家贫,世代行医,后闯关东谋生,先后干过伐木工、窑工、铁路工人。后侧身“绿林”。1903年起,王德林率部与沙俄奋战1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德林组建“中国国民救国军”,人数多时达11万余人,不断给日军以重创。后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压迫下退居内地。全国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委任在西安养病的王德林为国民革命军光复军第二路军总指挥的一个空头职衔。但他并没有为此计较,反而在共产党的影响和赞助下,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坚持奔走于鲁、苏、豫等地,重新组织抗日武装。回到家乡后,他四处奔波,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在沂水县南部地区的苏村、界湖、依汶、铜井、松山庄、姚家店子、北社庄一带招募旧部3000余人。1938年12月20日,王德林因病去世。

中国共产党得知王德林不幸病逝的消息后,于1939年2月4日,在《解放》周刊上发表专文,悼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指出:“在此抗战进入有利于我和不利于敌的相持阶段时,丧失这位民族老英雄,实乃我中华民族的一个损失。”悼文最后号召,“王将军虽死,王将军保护祖国及杀敌的精神不死。愿我爱国青年,共同学习民族老英雄为国奋斗的精神,共勉之。”全国解放后,王德林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沂南县人民政府网站、新黄河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