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与历史研究|历史寄来的明信片——记卧游《烟台开埠》

图像与历史研究|历史寄来的明信片——记卧游《烟台开埠》

编者按:

本栏目文章来自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批评方法与实践”课程的结课作业。该课程是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同时也是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讲人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沈颖、“美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创办于1992年,是山东省创办最早的美术学学科。近年来社会、大众和学界对美术学专业的关注越来越多,美术学专业教学成果转化与应用的社会意义日渐凸显。美术学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和问题针对性使其形成了多元化、多向度的学术格局和求真务实的学术倾向,“项目式教学”改革与实践将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由“课堂”推向了更广阔的领域,在教育外延不断扩展的同时,紧抓专业基础教育,师生们在项目管理与实践中实现自我的学术设计,增强理论研究的社会责任感。该课程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围绕“黄河题材美术创作研究”“沂蒙题材图像叙事研究”、“艺考之路”、“山东美术史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图像与历史研究”、“艺术家个案研究”等多个专题展开。

历史寄来的明信片——记卧游《烟台开埠》

作者:山东艺术学院22级本科生范羽琛

指导教师:沈颖

来到这幅画面前,我好像又回到那座山下。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烟台人,我从前经常上烟台山。海关路、领事馆、惹浪亭、民族英雄碑、灯塔……一条条街一栋栋楼看过去,青绿的砖、白色的墙,黝黑的铁栅栏,仿佛在无限激起我的情感,但我始终不知这是怎样的情感,也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而今来到异乡,看到版画《烟台开埠》,我恍然明白了:这是来自历史的厚重感,是洗尽铅华的沧桑,是遗留在每个烟台人心中最真挚的爱恋。

丛如日、赵双临 《烟台开埠》版画 2013年

丛如日、赵双临 《烟台开埠》版画 2013年

再上烟台山,它便不仅是山了。

目光穿过盘错的海关街,来到山脚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盘踞在山脚的外廊式结构砖木洋房,它是英国领事馆旧址,是当年马礼逊、汉南居住办公的地方。1861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同意增开通商口岸。英国委派传教士马礼逊和清政府官员商定开埠一事。商定结果是定于水城登州(现蓬莱)开埠,但由于登州水城门窄水浅,且没有避风场所,而烟台港宽水深,气候宜人,地理位置优越,最终选定烟台为首批通商口岸之一。1862年3月,清政府任命登莱青道官员暂管开埠事宜,1863年3月,东海关首任税务司英国人汉南来到烟台,烟台开埠通商自此步入正轨。烟台,这座明代设立的小小军事所城,身陷历史的洪流中,即将迎来全新的蜕变。

向上浏览,便到了美国领事馆旧址,明信片左上角的耄耋老者深邃慈爱地望着我们。他就是美国传教士郭显德,他于1863年来到烟台,建立学校,教育民众。他先后创办四十多所学校,其中文会学院便是著名的烟台第二中学的前身。后来他还亲自收集动植物标本,创办了自然博物院。不知怎么的,在他的眼中我仿佛看到一丝淡淡的忧伤。郭显德两次丧妻,这给予他很大的打击,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创办一所西医院。1914年,在医疗设备等条件成熟之后,郭显德创办的毓璜顶医院前身烟台诊所顺利建成,是烟台当时设备最先进的医院。关于郭显德有这样一种说法:在义和团等反帝运动在山东开展得沸沸扬扬时,许多洋人,传教士被杀死,教堂等被打砸,但起义军却有一句话“外国人不杀郭显德,中国人不杀赵斗南(郭显德的学生),由此可管窥郭显德的人品高尚。右上角的人物是奥斯卡希尔斯,他也是美国人,是首任毓璜顶医院院长,毓璜顶医院坐落在芝罘区毓璜顶,不仅在当时设备领先,也是现今烟台最先进的医院之一,近年还开设了新院区。毓璜顶医院为烟台人提供了百年的福祉,并将继续下去。希尔斯下方是永兴银行经理、作家和慈善家帕拉迪西斯,他也同样为烟台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作者在浩瀚的来烟传教士中选择了他们的肖像作为自己画作中的重要素材,反映了作者对他们无私奉献精神与人道主义精神的敬佩与景仰。

继续前行,丹麦领事馆门前便是雕塑小美人鱼忧伤凝望的地方。安徒生笔下的小美人鱼为了大爱化为海上的泡沫,但她得到了真正不灭的灵魂,这正如为烟台发展奉献一生的修女们。画家在右边图中就安排有这样一名修女,她戴头巾,胸前戴着一个十字架,手中抱一白胖的中国婴儿,婴孩手中还拿着拨浪鼓,这个孩子是她收养的孤儿。

孩子是新生的希望,是生命的继承。这些高鼻梁蓝眼睛的“洋妈妈”,如同春泥般养育了近代的烟台的繁花。她们在教堂立设立育婴堂,专门抚养被遗弃和流浪的孤儿,给小孩子分享糖果,生病时给予他们药物。很多历史照片佐证了这一事实。她们离开故乡,来到这个远隔重洋的小城,活着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死后,便埋葬在这里,化作海上无声的泡沫,静静地着守护这片土地。

拾级而上,民族英雄碑和灯塔高高地矗立在山顶。烟台得名于烟台山顶的烽火台,开埠后它变成了引航的灯塔,是航海必不可少的指路人。伫立在惹浪亭中,极目远眺,崆峒岛隔海相对。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数只轮船在忙碌进出,暗示烟台已经开埠。烟台自1861年正式开埠,已经穿越160余年的时空,从一个渔业小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工、商、邮、医及现代化教育于一体的城市,正是开埠通商这段历史直接造就的。大海,是港城与外界交流的电话线。《烟台开埠》上真实的邮票与手迹,提醒着我们百年来,不知多少船只往来于此,又有多少信件与希望通过此传递。一方面,该邮票发行于1893年,是烟台工部局发行的,原件上盖有烟台工部局的信戳。烟台工部局是外国人为满足自身需求设立的修路局和书信局合并后的称谓,这代表着中国丧失对外国人居留区的管理权,是那段屈辱殖民史的缩影。另一方面,它代表着开埠后的烟台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是南北海陆邮运枢纽局之一,是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英德对照的手迹截取自历史上真实的信件,下是一枚“烟台开埠”篆体印章,印章和英文手迹的并置,反映开埠时期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除却表面光鲜华丽的洋人和官员,烟台的发展少不了普通老百姓做贡献。画家也将象征普通百姓的形象画入了右边画面中。根据身后的黄包车,我推测他是一名人力车夫。清末民初主要以人力车作代步工具,人力车夫整日日晒风吹,风雨无阻,靠赚来的微薄收入养家糊口,社会地位低下,但他们在烟台开埠发展中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此刻他也站在画中,表现了画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与敬佩。

至此,我在烟台山上游览了大半,也在画中游了半日,该下山了。下山的心情也是复杂的。走过的每一寸土地,底下躺着的是为烟台奉献一生的中外人士,满是碑文的碑板上浓缩的是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拂开草丛,小小的铭牌嵌在泥土里,仿佛一不小心就会错过一个故事。这小小的烟台山,却好像背上了万斤的历史重担。恍惚间,一个个人物好像在径直向我走来,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最终汇成开埠绝唱。于是我定睛一看,烟台山,还是那座山,没有变样。

画家丛如日、赵双临所作版画作品《烟台开埠》,为尺寸358.5×141cm的横幅,尺寸较大,色调深沉,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作者在构思作品时,以超时空的表现手法,将在开埠时期的历史人物、典型建筑及历史画面并置重构,以明信片的形式展开,穿越时空到达现代,传递给我们烟台开埠的时代信息。在创作手法和材料上,这些景象以黑白剪影的形式呈现,采用丝网版印制在布上,注重画面透露的历史感,注重运用现代感的黑白和色彩构成,用现代的述说方式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画面中信息纷繁复杂,实现了一个穿越时空的对话。

创作《烟台开埠》的两位画家丛如日,赵双临,皆为烟台人。丛如日,1949年生于山东省烟台市,曾就学于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烟台画院副院长,擅长版画、水彩画,兼作中国画、油画、雕塑等。赵双临,1982年生,烟台画院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或许烟台人这个身份这也是他们创作《烟台开埠》版画的动机之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人们总是对自己的家乡情有独钟,也正因为如此画家才会绘制出情感真挚的作品。《烟台开埠》是画家对自己家乡的赞歌,这是我产生共鸣的原因。

开埠对烟台的烙印深深地打在这座城市的骨子里。如果你走在如今的烟台芝罘海边,烟台山、灯塔、各国领事馆、海关街、十字街至今犹可觅踪迹,百年前的洋楼样式也可以得见,只是里面的格局已俨然是现代的形制。点一杯咖啡坐在窗边,远眺着海面上进出的渔船,仿佛真的听到百年前轮船的鸣笛声,回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故人早已离去,可是小楼还在。除了这些建筑之外,烟台开埠陈列馆、烟台市博物馆、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北极星钟表文化博物馆包括东炮台遗址等都有着那段独特历史的遗痕。烟台的开埠史,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探索发展历史,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是历史转折中的必然。无数奇迹的背后是开埠带给这座城市独特的境遇与发展,《烟台开埠》这幅作品将一百多年前的这一幕,以艺术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人生代代,无穷无已。作为开埠烟台的历史已经随着那代人远去,作为今人的我们应当好好珍惜现如今的烟台。这张明信片,历史寄给了我,现在,我把它寄给历史,附上我的手迹,与我最真挚的深情。

(特约编辑: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