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高端分论坛——“尼山儒学对话会”和“中医药文化论坛”在孔子故里曲阜圆满召开。张其成教授受邀出席“尼山儒学对话会”和“中医药文化论坛”两个高端分论坛,并分别作“‘中医生活化’的儒家思想基础”主旨演讲。
“尼山儒学对话会”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济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对话会聚焦“儒家思想与现代世界”这一主题,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新西兰、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50余名专家学者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共同探讨儒学在当代的转化与发展,并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儒家智慧方案。
山东省政协党组成员、省社科联主席唐洲雁,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向阳,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瑞显,济宁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霍媛媛等出席并致辞。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袁红英主持嘉宾致辞环节。
主旨演讲环节中,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历史系名誉教授李润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张其成,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原校长祝家华先后发表主旨演讲。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学典主持主旨演讲环节。圆桌论坛环节中,学者们通过重新阐释儒学传统、结合当代生活特质、分析儒者典型个案和关注时代议题四个方面,解读儒家思想在当代的多维价值。本次对话会深入探讨了儒家文化当代转化的价值意蕴和创新途径,进一步增强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中医药文化论坛”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宁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杨宝峰、肖伟、朱立国,国医大师徐经世、杨震、韩明向、王新陆以及来自世界各地近100位中外学者围绕“中医药文化与现代文明”主题论道尼山,共话古老医学的哲学智慧,挖掘中医药在当今时代的价值,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张其成教授在两场高端分论坛中围绕“‘中医生活化’的儒家思想基础”主题,分别进行深入地剖析与分享,以下是张教授主旨演讲全文:
“中医生活化”的儒家思想基础
儒家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基础,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来源,中医是儒家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体现。例如,中医讲“医乃仁术”“医者仁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的理念。而“医德”则是儒家文化中“礼”的表现。无论是内在的“仁”,还是外在的“仁”,中医药文化与儒家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医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医生活化”是对儒家生活化的有力补充,在当代社会有意识地推动“中医生活化”,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发展,为民族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助力。
一、“医乃仁术”:中医学的价值取向
如果仅仅把中医视为一种医学,是非常可惜的。它是一种医学没有问题,但它是最贴近百姓生活、最完美地将科技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文化形态。所以说,国学是中医的基础,中医文化与国学研究一脉相承。中华文化的精深,浓缩于“刚柔中和”,这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基本精神。体现在儒家,就是讲中庸、讲仁和,这些理论都在中医学实践之中得到了体现,也为推进“中医生活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历史上,有医儒相通、儒医不分的现象,“儒医”群体从开始汉代逐渐形成,到了宋代更是蔚为大观,北宋儒者范仲淹疾呼:“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儒医”之名逐渐得到朝廷官方以及士大夫群体的推崇。
金元时期的名医多为儒者出身,以“金元四大家”著称的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均有着良好的儒学底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医家类》评论道:“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宽松的学术氛围及经医济世的理念,致使各种学术思想兴起。儒医日兴,儒者通医以奉亲,金代张从正秉持“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念而著医书《儒门事亲》,后世从者甚重,知医与儒家孝道相融合。元代朱丹溪在医书《格致余论》的自序中记载:“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充分说明了儒学与中医的紧密关系。
明清时期,儒医群体成为从医者之主流中坚,不仅在数量上远超前代,在身份认同、医典道统、医疗执业、济世关怀等方面均体现出鲜明的职业及群体特征。正如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儒医》所说:“吾闻儒识礼义,医知损益。礼义之不修,昧孔孟之教,损益之不分,害生民之命。儒与医岂可轻哉?儒与医岂可分哉?”清代徐松在其《宋会要辑稿》中所说:“政和七年,……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者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与疾病,谓之儒医。”以至于“无儒不通医,凡医皆能述儒”。总之,儒医群体在中医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具体来说,儒家“中庸思想”对中医“中和”思想影响极大,中医学的阴阳平衡养生学说与儒家的“中庸”思想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中医学中,阴阳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而阴阳失调则是病理的根源,而调和致中以达“中和”为诊疗与养生的根本准则。儒家始终强调平衡中和的重要性,在《论语·学而》中有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记·中庸》也指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素问·调经论》云:“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久候若一,命曰平人。”中医学的治疗原则为“调和致中”,即通过调节阴阳,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伤寒论》云:“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一治疗原则与儒家的中庸思想一脉相承,即追求和谐、平衡的境界。在药物配伍上,中医学也注重“平治于权衡”,并遵循“适中”“补泻无过其度”的用药原则。这些都是寻求平衡、追求中和的具体实践。中医学的阴阳平衡诊疗与养生学说与儒家的“中庸”思想不仅有着相似的理念,更是在实践层面上追求人体内外的平衡,是中华文化追求和谐、中和状态的体现。
“仁”乃儒学的核心思想,“医乃仁术”源于“仁者爱人”。“仁”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而孟子也指出:“仁者爱人”。“仁”的思想也是被中医学所认同,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孙思邈也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在人的生命价值这个问题上,儒家和中医达成了一致的观点,都是爱人重生。儒家积极入世的事项也是影响了中医学,孙思邈认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就使得儒医群体在科举之外,又找到了一条施展抱负的路径,小仁医人,大仁医国。
此外,孝悌思想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核心精神,这一思想也对中医学产生了影响。《论语·里仁》记载:“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孙思邈就认为:“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古代行医者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庸医,庸医误治致人死亡者时有发生,这就促进相当一批儒学者进入到医家的行列中,以医术疗亲人之疾病,比如张从正、朱丹溪、吴鞠通等人都是如此,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孝悌之精神。
二、“医源于易”: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中医学集中地传承和保留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医与国艺,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两大支柱,共同构成了“一源三流两支”的文化架构。在此我所提及的“六经”是以儒家为主干,但不局限于儒家,而是涵盖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六部经典:《易经》《论语》《道德经》《六祖坛经》《黄帝内经》和《诗经》。这六部著作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位居首位;《论语》是儒家的基石;《道德经》(又称《老子》)为道家的根本;《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的精髓;《黄帝内经》是医学的巅峰之作;而《诗经》则是古代社会生活的艺术升华。
《易传》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又受到《易传》的影响。从实践上说是“医易同原”,从理论上说是“医源于易”,譬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类经附翼·医易义》:“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原者,同此变化也”详细描述了《黄帝内经》受到《易传》阴阳思维影响的表现。
此外,在推进中医生活化的过程中,儒家思想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从《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出发,儒家倡导内在修养与外在实践的统一,即通过个人修养的提升,进而影响家庭和谐与社会治理。这种“内生外王”的精神鼓励中医从业者将医术与道德修养相结合,以实际行动服务于社会实践。同时,《中庸》曰:“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其中蕴含的“经世致用”理念凸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并倡导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当下时代面临的挑战中。这意味着中医知识不应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局限于小范围内,而应广泛应用于解决现实健康问题,倡导全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满足时代需求。
总体来说,儒家思想不仅为中医药学提供了深厚的哲学根基和伦理道德理念,而且在促进中医融入日常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学界对儒医现象、医易思想等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度挖掘,其推动中医生活化的功效将会进一步凸显。这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一种中医文化学研究新范式。
三、推动“中医生活化”的可行路径
首先,以丰富的哲学、中医学古典文献为依据,分析中医学与中国哲学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具体内容。总结梳理哲人们知医、通医的经历,以及通医的言论、行医的经验。对哲人们的养生思想、养生方法、养生效用加以概括归纳,对其中记载的中医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法进行分类汇集,探讨其对于当代人健康养生的价值,提炼出易于当代民众接受的健康养生的基本内容。将“中医生活化”列为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的重要内容,设立重大研究专项,挖掘整理“中医生活化”的内涵。
推进“大德必得其寿”的理念。儒家“修身养德”的养生思想也对中医学者的“德性养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极为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并且认为道德修养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养生状态,《论语·雍也》就指出:“知者乐,仁者寿。”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具有仁爱思想,这个人就会长寿。《礼记·中庸》也认为:“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人生在世坎坷挫折在所难免,儒家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精神也是有助于个人身心健康的,《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贵,人皆爱之,但是吾人必须坚守道义,即便是粗茶淡饭也不能改吾志。有了这样豁达的心胸,自然心安理得,自然得其寿。
推进中医药老字号融入大众生活,推进并规范“中医生活化”相关产业发展。今年2月商务部等五部门公布第三批“中华老字号”,目前中医药老字号共有190多个,其他如饮食、服装、日用品等老字号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要推进这些老字号企业的创新发展,推进老字号产品融入大众生活,为中医生活化做出新贡献。中医生活化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中医生活化涉及日常生活“居、用、服、食”——饮食、起居、运动、心理等各个方面,涉及餐饮、体育、旅游、康养、娱乐等多个领域,要监管药膳、茶饮、保健食品、理疗产品等制作与生产,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符合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最后,推进中医养生融入孔子学院。中医的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先行者。中医养生融入孔子学院可以帮助外国人快速准确的了解中医药的效用以及背后的逻辑,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借助中医的力量真正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