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吊钱熏鱼始创于1601年,传承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十三代了,我们家族做了423年熏鱼。2023年,一吊钱熏鱼制作技艺被列入聊城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月29日,一吊钱熏鱼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兴芳说。
腌制熏鱼
“一吊钱”的来历
名城故事多。据传,清朝首位状元、曾担任过康熙老师的傅以渐先生(聊城东昌府人),有一次给康熙上课时提到了家乡运河岸边有个很有名的小吃南关熏鱼,他说:“每天早晨,商家用一根线穿着鱼,晚上再用这根线穿着一吊钱回家,每天不多不少,就一串鱼,一吊钱。”后来,康熙下江南路过东昌府,想起傅以渐讲过的故事,专门品尝熏鱼后,赐名“一吊钱”。
王兴芳说,一吊钱熏鱼的创始人王增老先生出生于南关村(今东昌府龙堤岛),这里四面环水,当地村民多以捕鱼为生。为了便于储存,村民们将鱼腌熏后,再到运河码头卖给过往客商,南关熏鱼一时声名大噪。
王老先生制作的熏鱼色泽金黄、口感软糯、回味悠长,十分畅销,在过往客商中口碑极佳。客商买熏鱼时总会先去王老先生的摊位上,而王老先生每天只卖一吊钱的熏鱼,很多客商来晚了,便买不到了。
时间长了,有些客商建议王老先生多做一些熏鱼,也能多卖些钱,可王老先生却说:“乡亲们都以水为生,咱家卖得多了,其他人就卖得少了,大家养家糊口都不容易。”久而久之,在运河码头上,乡亲们养成了一种习惯——等王老先生的熏鱼卖完后再去摆摊。随后,一吊钱熏鱼的名声传遍运河两岸。
“三天出一条鱼”
一吊钱熏鱼制作工艺独特,需要13种配料、17道工序。“‘三天出一条鱼’指的是熏鱼的制作过程,即腌制一天、沥晾一天、熏制一天。”王兴芳说。
熏鱼使用的是活体鲤鱼,一般三斤的活体鲤鱼能做一斤左右熏鱼。制作熏鱼时,需要先将活鱼洗干净,宰杀后10分钟内将香辛料撒在鱼腹中腌制,宰杀和腌制需一气呵成。腌制完成后,将鱼挂在通风阴凉的晾箱内沥晾,再用碎木小火慢慢熏烤。因为沥晾和熏制的过程中,鱼都要挂在风箱和炉内,所以制作好的熏鱼鱼嘴张开,大有鱼跃龙门之势。
一吊钱熏鱼外观金黄,让人口齿留香。“现在,做熏鱼的原料多为东平湖的活体鲤鱼,这些鲤鱼采用原生态方式养殖,肉质肥厚细腻,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王兴芳说。如今,一吊钱熏鱼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打包熏鱼
“四心”擦亮金字招牌
王兴芳说,一吊钱熏鱼经过代代传承,制作技艺改进了许多。2016年,王兴芳注册了“一吊钱”商标,创建了聊城四联食品有限公司,将“一吊钱”南关熏鱼继续发扬光大。
为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王兴芳率领团队设计了标识,改进了包装,开发出了含有“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喜结连理”“龙凤呈祥”等美好寓意的系列产品,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文化商贸活动和非遗推广活动,线上线下联动拓宽销路,回头客60%以上。一吊钱熏鱼先后被评为全国食品质量消费者放心品牌、央视网推荐美食、山东旅游名优小吃、山东省质量品牌优秀企业、2023首届黄河流域聊城美食文化街优秀供应商等。
“打造金字招牌,需要后人的坚守,更需要弘扬‘积善之家’精神。一吊钱熏鱼的文化底色就是匠心、仁心、良心、善心,我们将始终坚守‘四心’,做好人,做好鱼。”王兴芳说。
文/图 刘学 孟伟 刘润文
稿件来源:新聊城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