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求实效 ——聚焦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求实效 ——聚焦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

位于枣庄经济开发区的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在生产光伏电池组件。(通讯员 吉喆 报道)

位于枣庄经济开发区的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在生产光伏电池组件。(通讯员 吉喆 报道)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山东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扎实、优势显著。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时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

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围绕“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求实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省是制造业大省,产业体系完备、工业门类齐全。近年来,围绕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层次持续提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了坚实基础。”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副教授陈晓红说,同时也要看到,我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规模还不够大。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需要突出高科技、高效率、高质量,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省工信系统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以加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实际行动,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张海波表示,将全力稳固工业大盘,今年山东力争新增产值6000亿元以上,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2万家左右;建强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五支队伍,努力实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新突破;实施先进制造业“2024攻坚提质年”,加快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高水平推进“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培育更多新兴支柱产业和未来产业特色园区,持续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持续做强11条标志性产业链,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努力构筑起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创新引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陈晓红认为,高校、科研院所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企业则更看中市场应用,两者深度融合,一方面要提高科创资源供给与需求匹配效率,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加大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引导和支持力度,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创新领域。

“全会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作出系列部署,充分体现了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博兴县委书记高志国说,博兴近年来通过加强政策资源供给,优化创新体系,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比如,京博控股集团子公司贝欧亿公司3万吨/年特种聚烯烃及配套项目产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性能POE(聚烯烃弹性体)产品,标志着国内首套POE工业化装置正式成功投产。

高志国表示,博兴将以创新型博兴建设为主线,实施“产创融合、赋智链企”产业链创新行动,“一链一策”推动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同时将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研发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培育更多源自博兴的制造业单项冠军、创新型领军企业等。

新兴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按照全会部署,山东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提升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医药等产业加快扩容提质。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8.9%,新兴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潍坊市委书记刘运表示,潍坊将重点做强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4个千亿级优势集群,壮大元宇宙、现代医药、工业母机、磁产业、氢能及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我们将加快推进弘润新材料产业园、风光储输一体化等百亿级项目,建设新和成高端新材料、豪迈工业母机等544个新质生产力项目,每年谋划实施投资过50亿元战略性项目10个以上,招引落地过5亿元项目150个以上,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刘运说。

发展数字经济既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更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山东各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加快推进数实融合。聊城市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建成开通5G基站1.11万个,成功创建“千兆城市”,组建优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队伍,助力1200余家企业数字化改造。

“聊城将深入开展数字经济创新攻坚年系列活动,建好用好智改数转服务联盟、数字专员和优质服务商队伍,‘一企一策’提供转型方案,力争三年实现有需求的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解志超表示,将继续提升光电线缆、关键基础材料、高端软件等产业竞争力,加大数字经济项目招引,支持数字经济园区扩容提质,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

海洋是山东宝贵的战略资源,也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海洋大有可为。

日照海域面积与陆域相当,“小城大港”特色鲜明。近年来,日照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把港口作为向海图强龙头,全力推动海洋经济提质扩量,日照港货物吞吐量跃居全国港口第6位、世界第7位。

“全会从海洋科技、产业、港口等方面,对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作出系统部署,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日照市委书记李在武表示,日照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认真落实全会部署,全力以赴强港口,服务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和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建设;全力以赴壮产业,抓好高端海工装备产业园、三文鱼产业科创基地等项目建设,培育做强船舶和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新能源等高成长性产业,推动海洋渔业、海产品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全力以赴优生态,持续实施海岸线修复治理,加快全域美丽海湾创建,推动滨海旅游提质升级,做好“强港、兴产、活城”文章,持续推动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为山东“走在前、挑大梁”作出日照贡献。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