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西北矿业:融入西部大开发的“实践样板”

山东能源西北矿业:融入西部大开发的“实践样板”

6月19日上午9点,山东能源西北矿业油房壕矿井及选煤厂项目主立井井筒试挖仪式在油房壕煤矿主立井施工现场举行。“油房壕煤矿主立井井筒开始试挖!”随着油房壕煤矿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宋淑光一声令下,现场的挖掘机启动并在井筒内开始掘进挖土,以此标志着油房壕煤矿主立井井筒工程正式试挖。

山东能源西北矿业:融入西部大开发的“实践样板”

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16天后,山东能源西北矿业5月9日,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的油房壕矿井,举行开工仪式。其是山东能源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又一壮举,是西部大开发省区所在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十四五”能源综合发展规划和“蒙煤入鲁”重点项目,也是国家保障能源稳定供应,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等的一大支撑。

战略领航:西北崛起山东能源“桥头堡”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早在22年前,在远离山东总部千里之外的西部地区陕西咸阳开发建设山东煤炭行业省外“第一矿”——亭南煤矿以来,山东能源集团在西北地区敢为人先、率先“吃螃蟹”进行开发建设。

山东能源西北矿业:融入西部大开发的“实践样板”

顺应西部大开发潮流,按照“一个区域,一个管理主体、一个投资主体”这一原则,山东能源集团整合旗下淄矿集团、龙矿集团、新矿集团、临矿集团、肥城煤业5个单位在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部分区域的主力矿井发起成立西北矿业,注册地设在西安市。

西北矿业的成立是山东能源集团深耕西部区域、深度融入构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战略需要。成立以来,西北矿业紧紧围绕山东能源集团建设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企业的愿景目标,积极响应省外开发“二次创业”的时代号召,以打造“西部开发桥头堡”为定位,攻坚克难、拼搏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目前,西北矿业拥有20余家全资、控股权属单位,产业分布在陕甘晋蒙鲁五省区十地市。其中,生产煤矿10处、筹建煤矿2处、平台公司2个、专业化公司6个、职业院校1所,从业人员1.2万人。

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分布着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区市,拥有全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国防边境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企业的发展才能“元气满满”。

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战略定力迎挑战,用好战略性有利条件。清醒认识“时”与“势”,在前瞻把握中知其大义。西北矿业确定了五年发展思路确定为:坚持一个定位,高擎三面旗帜,筑牢三大基石,锚定三步走目标的“1333”发展思路。

西北矿业在祖国西部进行了重点布局。其作为山东能源集团全资二级子公司,承担着能源集团在陕、甘、蒙等西部省份的产业投资和管理、关系协调等主体职能,全面履行区域内“六大产业”协同管理、项目投融资、技术研发储备、人才培育引进等责任。

承担和落实国家战略意图,是国有企业的时代使命。

西北矿业生逢其时,使命光荣!

油房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服务年限67.8年,是西北矿业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是加快内蒙基地建设、提升煤炭产业规模的一件大事。也是母公司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以来首个开工的500万吨/年以上大型煤炭项目。此大项目建设标志着,蒙鲁两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合作又一项目动工,地企融合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油房壕矿井建设正式按下“启动键”。投产后,将为打通“蒙煤入鲁”渠道再添新动力。

创新驱动:打造智能高效“新样板”

以往,受生产技术、理念等影响,煤炭行业被冠以“傻大黑粗”定位。提起煤矿工人,人们脑海中浮现的通常是“煤黑子”的形象。

到过山东能源西北矿业的人,可能就会改变这一印象。

目前,西北矿业煤矿单位中的亭南煤业、双欣矿业、永明煤矿等6家企业,矿山服务业中的博选公司、爱科公司、康格公司3家单位,共9家单位被评为“高新企业”,占到有生产经营活动单位的56.25%,数量占比达一多半。各单位承担着不同领域的技术攻关难题和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创新开放合作,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制,鼓励各类企业在西部地区设立科技创新公司。

这段时间,由西北矿业正通煤业牵头组织制定的《煤矿TBM安装技术规范》《煤矿TBM掘进施工工艺要求》两项行业标准,通过国家能源局批准。这是TBM设备在煤炭行业应用中“首个”行业标准,标志着TBM设备迈出了掘进工艺变革的重要一步,也充分说明西北矿业在TBM设备煤矿化应用中走在行业前列。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

标准,就是行业的标杆,是世界“通用语言”,只要在这个行业,就得按该行业的标准来做,所以做标准的企业有绝对的领先优势。标准之争被经济学家称作“赢者通吃”,谁把住了标准,往往就把住了产业,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山东能源西北矿业:融入西部大开发的“实践样板”

西北矿业注重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参与发布国家标准2项、地方标准1项,发布行业标准5项、团体标准5项、发布企业标准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件、实用新型专利346件。多数知识产权技术已应用到现场,起到了很好的创新增值作用。正通煤业先后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获得“陕西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荣誉称号;黄陶勒盖公司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水煤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

真金白银“砸向”科技创新,西北矿业累计投资11亿元,实施智能化项目115项,9处生产矿井实现智能采煤常态化运行。双欣通过国家级首批智能化示范矿井验收,4处煤矿通过省级智能化示范矿井验收。累计建成6处TBM、10处掘锚一体机智能掘进工作面。正通煤业TBM实现小半径拐弯掘进,亭南煤业首台6米以上大直径TBM投用大巷开拓后创出班进11米、日进23米、月进482米新水平,刷新山东能源集团最高纪录。

山东能源西北矿业:融入西部大开发的“实践样板”

在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中,西北矿业5家权属单位荣获全国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奖项。其中,双欣矿业24106工作面被评定为厚煤层智能综采赛道一等级、亭南煤业2412工作面和大恒煤业49205工作面被评定为智能综放赛道一等级,邵寨煤业2502工作面被评定为中厚煤层智能综采赛道二等级、永明煤矿1515工作面被评定为薄煤层智能综采赛道二等级。企业智能化建设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西北矿业“深部复杂地层新型TBM掘进装备研发与应用”技术研究开发,荣获山东能源集团96项科技进步奖中唯一的特等奖。他们成功组建首个“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入选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名单,成为企业唯一入选团队。

科技成果转化收获满满。爱科公司自主研制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复合胶管壁厚智能检测及调节系统研发”项目,销往乌克兰、俄罗斯形成成果转化,实现收入79.5万美元。

旗下博选公司自主研发的行业内首台智能筛机一次性试车成功。筛机智能化元素汇集了雷达、智能筛网、控制模块组及各类先进传感器等智能设备,相关技术指标均能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携梦前行:融入区域展现“新担当”

孤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线。

为国家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西北矿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担当,积极参与西部省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帮困,全力做好煤炭增产增供工作。他们积极推广矸石绿色充填开采、矿井水循环综合利用等环保工程,打造一批绿色智能矿山,引领行业发展。

“勇担社会责任,追求可持续发展。优秀企业的生命和利益是跟国家连在一起的,只有国家强大,企业才能安身立命。我们坚持‘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幸福’的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企业运营全过程对利益相关方、社会和环境负责,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西北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书翔说,他们加大陇电入鲁、对口支援青海等工作,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

西北矿业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在努力创造经济价值、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管理好企业运营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最大限度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

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地震后,西北矿业权属企业——五举煤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协助当地政府做好灾后救援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援地震灾区人民渡过难关。他们成立工作专班,迅速做出生产部署,从一线生产到洗选运输,一切以灾区人民所需为主,加快生产。

同时,他们积极协调专用车辆,调装煤炭物资。在克服煤源紧张、天气恶劣及道路难行等困难的基础上,他们全力打通支援灾区所需块煤的绿色通道。历时14个多小时,600多公里的“马不停蹄”,6辆满载五举煤业调拨的200吨热值5000大卡块煤安全抵达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为灾区中的人民送去了温暖,彰显国企担当。

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倾力回报社会的基础上,西北矿业组织开展“点亮梦想”经典名著小书包公益捐赠活动,为灵台县邵寨镇中心小学等5所学校捐赠经典名著等图书2740余册,健康应急包350套,安全书包350个,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安置一个人,幸福一个家。残疾人有了就业岗位,往往就能自食其力,大幅度减轻家庭负担,走向新生活,燃起新希望。西北矿业爱科公司积极践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使担当,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政策,主动与驻地残联及政府单位对接,广泛吸纳安置残疾人就业,把“就业岗”送给“弱者”,为残疾人家庭减轻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该公司共吸纳34名残疾职工就业。坚持在工作岗位、收入分配和评先树优等方面落实倾斜政策,他们每年评选先进模范残疾职工,累计发放帮扶资金7.8万元。企业的一系列善举,得到了驻地政府、周边百姓和社会的认可,西北矿业爱科公司也被授予“残疾人就业基地”,爱心家园再添光彩。

乘风破浪:砥砺奋进开启“新征程”

时间勾勒的年轮,刻下奋斗前行的印记,总是如此地让人刻骨铭心。

紧紧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聚焦重要部署、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西北矿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主动拉高标杆、全程加压奋进,产能核增、基本建设、资源开发等一批事关长远的大事取得突破,权证办理、存量资产变现、融资降本等一批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得到破解。

把西部地区作为发展主阵地,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坚持内优外拓发展思路,一手抓内部挖潜,一手抓外部开发,企业发展迈入“快车道”。抢抓国家增储保供政策窗口期,发挥快速建矿传统优势,累计2对新矿井建成投产和5家生产矿井产能核增。

产能潜力充分挖掘,“增出”千万吨级矿井。继2022年新增740万吨/年产能后,2023年再增产能420万吨,产能总规模从区域整合前的2400万吨/年跃升至3560万吨/年,现有矿井核定产能全部达到理论最高值,相当于“凭空”多出一座千万吨级矿井。西北矿业核增矿井数量和产能分别占山东能源集团的36%和44%,实现历史性跨越,位居山东能源集团第二位。

西北矿业决策者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正确处理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做实做厚企业的“黑土地”,努力打造更加完善的发展环境,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顶住滚石上山的压力,拿出攻城拔寨的勇气,使出脱皮掉肉的干劲,坚定干则必成的决心。以省外开发“二次创业”、“走在前、开新局”的担当作为,破解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困境困局,办成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的五举煤业矿井及选煤厂建设实现联合试运转,实现了“三个甘肃省第一”:甘肃省第一个提出调整建设规模申请;甘肃省第一个向国家部委报送变更文件的企业;甘肃省第一个调整建设规模获批的建设矿井。他们抢抓政策窗口期,联合试运转前产能调增至300万吨/年。历时近2年建成的五举煤矿,转为生产矿井。

在转身的每个细节里,都闪烁着突破的光影……奋战在西北矿业的“山能人”以拓荒牛的姿态,坚犁破土,奋蹄疾进,向着一个个坚关险隘发力突击,聚力共创属于广袤西北的“火红年代”。

狠抓并购建设项目,着力加快资源增量开发。西北矿业坚持把高质量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和硬核支撑。资源是资源型企业的生命线,获取资源是资源型企业重中之重的工作,是企业永续发展的“王牌”和“底牌”。

他们坚持专班推进,按照“产能核增一批、加快投产一批、尽早开工一批”工作部署,着力突破产能核增和手续办理瓶颈。不仅如此,他们全力克服多种不利影响,在陕西、北京、山西、内蒙古、甘肃五省区奔波,充分调动一切资源,探寻解决方案。

西北矿业围绕资源开发和新矿井建设,全力推进外扩增量、内优存量,厚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内部找煤扩量取得重大进展,双欣矿业禁采线调整申请获鄂尔多市政府批准,预计新增优质可采储量4000余万吨,延长服务年限7年以上。

突破,是从未有到有,是从不能到能。是瞻高瞭远的认知迭代,是有解思维的层级跃升,是问题导向的主动出击,是高志当歌的战略主动。

抢抓股权质押到期唯一机会,西北矿业历经艰难谈判,排除合作方事故影响,赶在评估备案到期前,以股权置换方式实现一矿井项目全资控股和一化工项目完全退出,解除担保风险近5亿元,盘活化工资产8.8亿元、激活煤矿沉没成本16.8亿元。

爬坡之艰、涉滩之险、闯关之难,千里之外创业,远离山东能源集团总部,如何展现西部开发“山能人”的“精气神”?

两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印证了西北矿业,拼的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靠的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比的是“九曲黄河终入海”的韧劲。

发扬斗争精神,涉诉风险有效化解,有效维护企业权益。西北矿业利用法律武器捍卫企业权益,避免和挽回损失21.2亿元。

何处是生门,何方有出路?谁能争得先机,谁能笑到最后?唯主动破局,果断开局,抉方向,择先机,方能萃取绵绵不断的力量。

经过7次开庭艰难胜诉一单位执行异议案,避免国有资产损失5110万元,斩断后期跟风诉讼的连锁反应链条。发扬斗争精神,坚决依法维护企业利益,两起胜诉案被列入能源集团4个“重大法律纠纷典型案例”。

以创业精神创造业绩,用不懈奋斗赢得荣誉。西北矿业被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喜上加喜的事,西北矿业旗下邵寨煤业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西北矿业及权属企业邵寨煤业同时获得含金量较高的“大奖”,这是当地政府对“外来企业”的认可,也是对西北矿业西部大开发功绩的最好注脚,标志着地企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西部大开发,一路凯歌行!壮哉,西北矿业!

(弋永杰 蔡东亮 李丹 胡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