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县保灌保供全力抗旱稳生产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山东农业大县保灌保供全力抗旱稳生产

新华社济南6月25日电(记者张力元)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李台镇王申楼村的农田里,滴灌带均匀铺开,一串串水珠喷出,落在玉米株根部。承包了350亩地的村民王文峰说:“浇完这茬水,玉米就‘解渴’了,加上后期科学管护,有信心稳产。”

春争日,夏争时。正值“三夏”关键期,北方地区持续高温和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作为粮食生产大县,阳谷发动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滴灌、喷灌、微喷灌等技术浇地抗旱,确保精准用水。

“如果是大水漫灌,大约需要15天才能浇完,现在用灌排一体化管网,两三天就够了。”王文峰说。

在聊城市高唐县鱼邱湖街道麻庄村,滴灌带将田地隔成条状。据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洪峰介绍,过去,用传统方式灌溉1亩地需要60立方米到80立方米水,如今用滴灌的方式只需30立方米水,节水的同时还解放了劳动力。在聊城市茌平区冯官屯镇,遍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里的灌排一体化管网也在按需、按量、按时给农作物“补水”。

6月23日,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冯官屯镇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里,村民正在使用滴灌设备给农作物“补水”。新华社记者 张力元 摄

“节流”的同时,多措“开源”。记者从山东省水利厅了解到,目前,山东启用机电井23.95万眼、泵站2856处、机动抗旱设备50.43万套、机动运水车辆7500辆,全力保障城乡供水和夏种用水需求。各地从水资源状况、需水情况和供水能力等实际出发,强化抗旱水资源统一调配。

“向旱情严重县调拨的提水机组正在作业,每台每小时可提水1500立方米,为沿岸农田提供夏灌水源。”聊城市水利局副局长韩刚说。5月29日,聊城提前启动夏灌引黄工作,位山、陶城铺、郭口、彭楼4个大型灌区全部开闸引水,目前累计引黄河水、金堤河水1.68亿立方米,向临清市调引长江水166万立方米。

此外,山东多地及时开展抗旱技术指导,全力降低旱情损失。在潍坊昌邑市,农业部门印发的《关于全力做好抗旱保夏种促夏管工作的紧急通知》通过镇村微信群下发到户。昌邑市围子街道侯家坡村党支部书记侯连亮说:“我们强化了对供电设施、塘坝、灌排渠系、机井、出水口等农田水利设施的隐患排查,明确管护人员,确保相关设施发挥作用。”

昌邑成立了5个农业技术指导小组,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组织动员群众采取先播种、后造墒、浇“蒙头水”等措施抗旱保苗。昌邑市农业农村局生产科科长杨晓燕说:“对玉米等作物增施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供水能力,确保出苗整齐。”截至6月23日,当地秋播面积79.15万亩,进度完成93.25%。

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介绍,山东将加强农业生产督导帮包工作,继续组织各级农技专家到一线指导,大力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提高作物抗旱、抗逆能力;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旱浇灌、抢时播种,最大限度减少高温干旱影响,保障种足种好秋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