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拥抱海内外市场!山东加速冲刺经济“半年考”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科技赋能,拥抱海内外市场!山东加速冲刺经济“半年考”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4日讯 2024年进度条即将走过一半,山东经济延续稳定向好态势,动能结构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冲刺经济“半年考”成绩如何?一起来“阅卷”。

丰收田里的山东“芯”

山东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常年居全国第三位、总产量约占全国的8%。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山东努力把各环节的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打造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在山东农业良种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全省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7%,全国小麦良种推广面积前十位的品种中山东有5个,有力支撑了我省粮食生产连续多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其中,由山东省农科院选育的济麦22种植面积连续12年保持全国第一,累计推广面积3.6亿亩。

今年麦收季,山东的小麦新品种有什么惊喜表现?

在诸城市相州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家对小麦新品种鲁研951高产示范方进行实打测产验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倪中福宣布:“经过水分测定和杂质率去除,实打实收,亩产864公斤。”

如今,鲁研951在山东的繁种田有3万多亩,今年秋播推广面积预计超过150万亩。截至目前,包括鲁研951在内的济麦系列小麦品种达到30多个,年播种面积约占全国小麦面积的14%,占全省的46%。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倪中福表示:“山东省的育种水平在全国居前列,2023年,实际上我们全国的小麦平均亩产只有389公斤,今天我们测产结果是864公斤,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全国平均亩产。山东是高产产区,将来对于齐鲁粮仓建设,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小麦生产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高新技术带动产业发展加速度

山东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常年居全国第三位、总产量约占全国的8%。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山东努力把各环节的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打造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在山东农业良种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全省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7%,全国小麦良种推广面积前十位的品种中山东有5个,有力支撑了我省粮食生产连续多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其中,由山东省农科院选育的济麦22种植面积连续12年保持全国第一,累计推广面积3.6亿亩。

今年麦收季,山东的小麦新品种有什么惊喜表现?

在诸城市相州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家对小麦新品种鲁研951高产示范方进行实打测产验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倪中福宣布:“经过水分测定和杂质率去除,实打实收,亩产864公斤。”

如今,鲁研951在山东的繁种田有3万多亩,今年秋播推广面积预计超过150万亩。截至目前,包括鲁研951在内的济麦系列小麦品种达到30多个,年播种面积约占全国小麦面积的14%,占全省的46%。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倪中福表示:“山东省的育种水平在全国居前列,2023年,实际上我们全国的小麦平均亩产只有389公斤,今天我们测产结果是864公斤,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全国平均亩产。山东是高产产区,将来对于齐鲁粮仓建设,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小麦生产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高新技术带动产业发展加速度

前5个月,全省“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9.5%,高于全部投资4.5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7.4%。山东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0%,占所有投资的比重达到21.0%,比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有了真金白银的投资,各类好技术、好产品加快涌现,前5个月,山东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646.2亿元,同比增长15.6%。眼下,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正铆足干劲,加快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山东好成果”正叫响海内外市场。

在淄博新华医疗科技园,工作人员正在组装一台高能医用电子加速器,加速器的作用就是利用各种形态的电场,将带电粒子加速到高能量状态,从而对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再过一个月,这台设备将出现在菲律宾的市场进行销售。

高能加速器是名副其实的医疗“黑科技”,需要40个专业学科支撑,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能生产。当它运行时,整机2万多个零部件和30多个电子系统紧密协作,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这套加速管,它的能量越大,病灶探照越深,治疗效果越精准。

随着整机通过市场验证,新华医疗同时加快技术延伸,将加速管、微波等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开拓新的业务板块。眼下,企业已经形成从低能、中能到高能加速器的整机研发,极大拓展了海内外市场销量。

龙拱港:家门口有了“出海口”

重大项目是有效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后劲的有力支撑。

今年,山东共有1500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从实际情况看,1-5月,12255个实施类项目开工11380个,开工率达到92.9%,完成投资1214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5.1%。其中,省级重点项目因为投资大、带动作用大,尤其需要关注。统计显示,1-5月,1914个省级重点实施类项目开工1822个,开工率达95.2%,年度累计完成投资4371.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2.5%。投资进度均跑赢了时间进度。

省重点项目济宁龙拱港,让家门口有了“出海口”。

龙拱港东临京杭大运河,是山东重要的内陆港。为了进一步挖掘内河航运的潜力,济宁市决定对龙拱港进行重新规划和打造。整个项目投资57亿元,一方面建设一条9.4公里的铁路专用线,拉长港口腹地,连接新兖铁路和京杭大运河,可以实现水铁联运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建设18个2000吨级泊位,打造集装箱自动化码头。

目前,济宁港航龙拱港18个规划建设的泊位中,已经有10个建成投用,并在内河港口领域首次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运行。经过中国港口协会评价,在内河港口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上合示范区再添新地标

随着最后一榀钢桁架吊装完成,6月20日,上合示范区标志性载体项目——上合大厦钢结构工程提前20天全面封顶,年底具备运营交付条件。

上合大厦项目位于山东省胶州市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占地面积9.45万平米,总建筑面积23.66万平米,项目总投资35.4亿元,是上合示范区标志性载体项目。施工过程中,管委和项目管理方迎难而上,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克服了体量巨大、工期紧张、立体交叉等多项施工困难,仅用65天就完成了全部钢结构施工,比计划提前了20天,为后续施工和工程按期竣工交付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合大厦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上合组织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举办大型展览、会议、宴会的重要场所及地方经贸合作交流新平台。

钻石闪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山东美能钻石有限公司76.8万克拉饰品级金刚石大单晶毛坯生产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该项目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开发区,占地70亩,是2023年度山东省重大项目,一期投资建设320条高端人造金刚石大单晶生产线。

公司主要生产大尺寸、高品质的高端人造金刚石大单晶,技术来源于长春阿尔玛斯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此技术攻克了大尺寸高端人造金刚石的合成关键技术难题,彻底打破西方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

产品用途广泛,除用于珠宝饰品外,更多应用于第四代半导体、光学材料、同步加速器大型科研装置、雷达、聚变能源等关键技术领域中。

项目一期建成后,产能可达76.8万克拉,年产值可达10亿元,利税可达5亿元,解决就业岗位300人,将有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老破小”变身“香饽饽”

乐业,先要安居。山东今年确定了20项重点民生实事,其中,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居民家门口的小事,也是城市发展的大事,让老城焕新颜,百姓更安居。

今年山东计划投资202亿元,开工改造老旧小区超4000个,前5个月,已开工3269个,完成全年任务的80%以上,开工量全国第一。

坚持让人民安居这个基点,山东在年初出台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标准》,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大类别,明确相应的改造要求和标准。

有了标准的规范,各地老旧小区改造得以高效率、高质量地扎实推进。今年截至目前,全省已改造水、电、气、路等各类管网311.5万米,新增停车位3万多个,加装电梯507部。

由“改房子”向“改生活”拓展,今年,山东计划改造老旧小区4037个,涉及居民69.88万户。到“十四五”末,山东将对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完成改造。

来源:闪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