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开工莱芜至临沂高铁,2024年山东交通运输工作要点来了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力争开工莱芜至临沂高铁,2024年山东交通运输工作要点来了

2024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要点

2024年,全省交通运输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化、绿色化、融合化、人文化,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交通实践,当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开路先锋。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坚决抓好全省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议贯彻落实,以“畅通通道、织密网络、建强枢纽、优化升级”为方向和遵循,全面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衔接一体。2024年,全社会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3250亿元。

1.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推进雄商、津潍、潍烟、济滨、济枣、潍宿和青岛连接线7条在建高铁建设,建成通车潍烟高铁,贯通日兰高铁,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2条高铁直通,全省高铁里程突破3000公里。加强谋划储备,推动莱芜至临沂、德州至商河等高铁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推进聊邯长高铁前期工作,力争开工莱芜至临沂高铁。印发《山东省货运铁路联网、补网、强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加快完善“四纵四横”货运铁路网,年内加快淄博至博山铁路改造等15条普速及专用线建设,开工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等9条普速及专用线项目。

2.完善四通八达公路网。高速公路持续加密扩容,加快推进34个、2246公里续建项目,开工临沂至徐州等项目,建成通车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等项目,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600公里。着力提升普通国省道品质,加快瓶颈路扩容改造,鼓励开展穿城国省道、高速公路连接线、高铁机场等交通枢纽连接线的快速化改造,年内实施普通国省道养护工程1100公里。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年内完成新改建7000公里。旅游公路年内实施900公里,打造一批精品示范路。

3.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深入落实世界级港口群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打造现代化专业化码头集群,大力实施码头泊位功能调整和技术升级改造,加快建设青岛港董家口港区万邦矿石码头、烟台港西港区LNG码头等21个项目,建成青岛港董家口港区12万吨级油品码头工程等项目,开工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大型通用码头工程等一批项目,沿海港口吞吐量力争突破20亿吨。

4.构建通江达海内河水运网。深入落实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内建成京杭运河主航道枣庄段整治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新万福河复航二期、微山三线船闸等项目,开工建设京杭运河湖西航道上级湖段、柳长河航道升级等项目,进一步畅通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山东段的铁水联运通道。推动小清河常态化运营,推进小清河与莱州湾港口河海联运。加快打造内河现代化港口群,年内建成济宁顺达港码头、枣庄港薛城作业区泊位等项目,加快推进济宁龙拱港铁路专用线等集疏运项目,提高内河港口辐射能力,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1亿吨。

5.全面建设现代化机场群。强化济青双核引领,加快建设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全力推动济南青岛联合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完善济南和青岛机场快速集疏运体系。强化多点支撑,确保烟台机场二期、临沂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投产运营,加快枣庄机场建设,统筹推进聊城机场、威海机场迁建、潍坊机场迁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强化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双翼齐飞,加快临沂平邑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

6.持续完善济青城市轨道交通网。全面推进济南、青岛城市轨道交通18个项目建设,年内确保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建成通车,全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440公里。

二、加快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示范

7.完善示范区建设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2024-2035年)》和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济南青岛机场快速通达运输体系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加快《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编制工作。

8.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准备。开展“十五五”山东半岛城市群交通出行特征等规划前期研究,科学研判“十五五”期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与要求,初步形成“十五五”期全省综合交通总体发展思路和任务目标。

9.推进部强国试点项目提质扩面。高速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和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工程研究及实践3项试点任务,力争年内全部完成部级验收。做好交通强国扩大试点争取工作,力争在小清河河海直达运输等方面申报增列部试点。

10.高标准一体化推进省级试点工作。持续抓好第一批119项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试点任务实施,强化调度督导,实施年度目标清单化管理,培育打造一批示范区标志性、引领性、示范性成果。

三、抓好沿黄陆海大通道战略研究部署和推进实施

11.强化部省联动。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部省联动共同推进沿黄陆海大通道战略研究工作,尽快形成沿黄陆海大通道研究成果。

12.强化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日兰高铁等沿黄高铁通道、济南至菏泽等沿黄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完善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山东段铁水联运通道,有力支撑和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

13.强化沿黄省区联动。加强与沿黄省区协同联动、协商合作、共谋发展,强化各类交通规划的有机衔接,统筹推进大通道建设,协同解决重大交通运输事项,共同推动黄河流域东西互济、内外联动,高效联通黄河流域主要经济区,聚力形成通道效应。

四、着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

14.全力以赴抓好保通保畅。持续加强对交通物流运行动态监测,统筹做好重点节日、重要物资、保暖保供、三农物资等运输服务保障。与发改、商务粮食、农业农村等部门强化供需对接,“一事一协调”解决交通物流不通不畅问题。完善公路保通保畅长效机制,开展公路交通服务提升工作。

15.推动交通物流降本增效。组织实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水水中转、“散改集”和“件改集”。高质量推动多式联运发展,以集装箱运输“一箱制”、内河水运等为重点,开展第四批省级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试点。深入开展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及创新发展先行先试。有序开展中韩多式联运(威海-仁川)试运行工作,推动中亚、中欧班列扩量增效。持续加密国际海运航线,年内新增欧洲、地中海、东南亚等外贸航线10条,新建河南民权、河北鸡泽等内陆港6个,海铁联运箱量突破400万标箱。全面抓好济南、临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城市补链强链工作,加快建设11个枢纽集群。着力落实加快推动道路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举措,推动我省道路货运提质增效。进一步理清、精简交通运输领域各类涉企收费,推广青岛港全程物流“阳光价格清单”模式。持续推动农村客货邮扩面提质,重点推动农村客货邮规划政策、运力资源、标准制度等“七个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鼓励发展城乡物流集约化配送模式。深入开展“网络货运行业数据共享、加强税收管理”试点,稳步推动“票e真”模式全省推广。

16.完善高质量出行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联程运输高质量发展,扩大空铁联运规模。深入推进“公交都市”创建,推动济宁、日照两市有序创建,临沂、菏泽两市开展申报。压实城市属地责任和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发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持续推进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抓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品牌线路创建,组织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深化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指导曲阜等五县(市)开展第三批示范县创建。做好高速公路服务区质量评定工作。提升维修、驾培服务水平。

17.持续提升高铁运输效能。推动全省高铁加密线路、提升效率。建立济南青岛高铁“公交化”工作推进机制,提高高铁“公交化”水平。强化路地沟通,对提升菏泽、济宁、日照、临沂与省会高铁通达效率进行深入研究。

18.提升低空经济服务保障能力。抢抓空域管理改革机遇,制定《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推动建立军地民低空协同管理机制,开展低空空域分类管理划设,加快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协同推动低空应用场景开发开放,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底座、建强支撑。

五、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交通建设

19.持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强化源头防范,深化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和销号等机制,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与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一体化实施,以安全生产信用风险管控为导向,优化配置市场资源和监管力量,将安全生产信用等级低、风险高的企业,作为执法检查、驻点监督、安全诊断的重点对象,严格27条激励惩戒措施在招标投标、准入限入、评优表彰等方面落实。

20.全面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危货道路运输电子押运试点。推动公安、交通两部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交通安全协同监管,建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全过程、全链条、可追溯的交通安全协同监管新模式。开展超长平板半挂车、超长集装箱半挂车治理。扎实开展海上安全治理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落实好海上安全20条措施。持续开展中韩客货班轮和省际客滚运输安全整治。加强港口、航道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重大危险源管理。深入开展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持续加大老旧运输设备淘汰更新力度,推广、更新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深入开展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推动履行民航安全治理属地职责,会同有关单位重点抓好净空管理、空飘物治理和电磁环境保护等工作。

21.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应急预案体系,加强行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抓好极端天气和各类地质灾害预警预防和防灾减灾救灾。扎实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等工作。加强重大活动、重点时段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工作。

22.强化工程质量责任落实和监督管理。贯彻落实国家《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等要求,加强制度“废改立”工作,持续完善工程质量监管制度标准体系。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严格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实现工程质量可追溯。完善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制度,不断提升质量监管规范化水平。推进山东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动。

23.全力维护行业和谐稳定。始终把维护行业稳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压紧压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切实做好维稳安保和综合治理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交通运输环境。

六、推动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

24.以科技创新生动力。在智慧交通、绿色交通、重大工程建设、运输服务、安全应急等领域加大科研投入,实施重点攻关。加大车路协同、智能建造、港口自动作业、集疏运系统等技术研发力度。推进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省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重组。认定发布一批省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和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协调推进省属交通运输企业申请设立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25.以建设智慧交通增动能。实施智慧交通示范行动,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智慧大脑建设,强化业务系统协同应用。推动交通运输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运输服务数字化水平。全面推进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开展港口生产系统智能化升级。组织开展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及智能养护提升专项行动。培育打造智慧机场、自动驾驶、智能建造等一批应用场景。

26.以发展绿色交通促转型。加快“氢能高速”“氢能港口”建设,扩大“零碳服务区”、边坡光伏等应用,推进“交通+能源”融合发展。积极鼓励引导绿色出行。持续抓好船舶和港航污染治理,推动船舶靠泊期间岸电使用常态化;推进山东省内河船舶二维码管理系统应用,巩固南四湖流域港航污染整治成效。

27.以交通装备更新提质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第四次会议精神,推进交通运输装备更新改造。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应用,推进城市公交除保留必要应急车辆外,新增和更新全部采用新能源车辆,有力推进出租车(含网约车)使用新能源车辆。积极争取老旧营运船舶提前报废更新政策,支持山东省籍600总吨以上内河运输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加快推动我省老旧营运船舶更新换代,推动更多新能源船舶在我省内河运营。

七、加强行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

28.深化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加快《山东省高速公路条例》《山东省渡运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修订工作。指导淄博、日照等市开展出租汽车客运等领域地方立法。规范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依法依规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持续提升交通运输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29.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贯彻落实全省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精神,加力构筑互联互通大通道,加快升级海洋港口、培育航空枢纽、发展内河航运,推动中欧班列降本提质增效;把高速公路、沿海港口、综合枢纽项目作为招商重点,认真研究招大引强的政策措施,推动落地实施。指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加强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治理。规范完善交通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优化办理流程。深入落实国家和省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要求,抓好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等事项,推动办事流程更优、材料更简、成本更低。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及时调整部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交通运输系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清单。加强全链条监管,提升监管效能。加大信用交通建设力度,深化拓展“信用交通省”建设成果。

30.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组织开展明察暗访、执法案卷评查和执法评估督导等执法监督活动。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说理式执法工作体系,统一执法标准,规范执法程序。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深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工作机制,完善高速公路入口治超、固定超限检测站、超限检测技术监控设施、货物装配载源头治理等“四位一体”的治理超限超载公路执法体系。

31.持续提升交通运输“软实力”。探索开展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行业精神文明示范创建,持续深入开展“感动”“最美”“百佳”等系列推选宣传,培树一批行业先进典型。构建新时代交通话语体系,抓好重大主题宣传,加强新媒体宣传,讲好交通故事。

八、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32.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忠诚教育、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建设,扎实推进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模范机关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

33.持续深化行业党建。深入推进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健全完善党组织体系,加强和优化流动党员党组织管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建立完善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制度机制,开展“平安守望”行动,保障司机合法权益,形成党建业务齐头并进的良好氛围。

34.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中组部扩大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工作部署,深化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试点,全面构建具有山东交通运输特色的公务员绩效管理模式。加强交通运输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带动作用,培养更多领军型的交通高技能人才。大力倡树“快稳严准细实”工作作风,靠前一步、担当作为。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和一线,切实解决一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5.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严肃执纪问责,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大力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聚焦干部选任、规划制定、行政审批、资金安排、项目管理、行政执法等重要环节,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开展节日期间易发多发问题专项治理。深化廉洁文化建设,打造“清廉交通”品牌。

来源: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