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在身边⑬】满泳:身残志坚,一针一线践匠心

【身边好人在身边⑬】满泳:身残志坚,一针一线践匠心

满泳,男,汉族,1977年7月生,群众,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俊宇服装定制专业服装裁缝师。

满泳是一位先天性聋哑残疾人,听力一级残疾。然而,身体的残疾并没有击垮他的意志,反而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他坚持从事服装行业18年,尽管满泳的交流表达存在障碍,但他却以超出常人的耐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赢得了无数客户的信赖和喜爱。

一袭白色旗袍,是他给她最浪漫的爱

2002年,满泳和于晓霞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共同打造了一个温馨而幸福的家。2006年,他们的小店在农历“二月二”那天开业了。小店逐渐壮大,最终搬到了吴家堡龙腾小区门口,成为一家面积约110平方米的门店。在满泳的世界里,无声胜有声,他用自己的双手和才华将爱与关怀融入每一件亲手缝制的衣物中。于晓霞还记得,满泳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一件雪白的旗袍。在那青涩的岁月里,这件旗袍不仅是一件衣物,更是满泳对她深深爱意的无声表达。每一个针脚,每一根线,都凝聚着满泳的耐心和细心,也传递着他对她无尽的爱意。

在店里,满泳的作品总是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他制作的唐装,每个“缝”都精心地做上高压定型衬,确保衣物即使经过多次洗涤也不会变形。于晓霞自豪地介绍着店里的一件蓝色唐装,它已经有七八年的历史了,却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这件衣服的材料只是普通的化纤,但经过满泳的巧手制作,却变得如此特别和耐用。

尽管店铺紧邻繁忙的济齐路,但满泳总是能够隔绝外界的喧嚣,专注于自己的服装世界。每次为了即将到来的比赛,他都能从早上8点一直练习到凌晨1点,这种毅力和专注让人敬佩。身体的残疾并不能限制一个人追求梦想和实现价值的步伐,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百平方米的“夫妻店”涌入四面八方的爱

满泳的百平方米“夫妻店”不仅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晶,更是四方爱意的汇聚之地。在满泳的裁缝铺里,有一位特殊的客人——陈奶奶。陈奶奶年近八旬,身姿依然挺拔,但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她年轻时曾是一名优雅的舞者,对服装有着极高的要求。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她发现市面上的成衣已经很难满足她对于舒适度和美感的追求,直到陈奶奶在女儿的陪伴下走进了满泳的裁缝铺。满泳细心地听取了陈奶奶对于服装的要求和期望,陈奶奶希望这件舞蹈服既能展现她年轻时的优雅身姿,又能适应她现在的身体状况,既舒适又美观。满泳反复研究陈奶奶的身材特点和舞蹈习惯,设计出了多款不同的方案。他亲自挑选面料,确保既柔软又透气,适合陈奶奶这样的高龄舞者。在制作过程中,他更是精益求精,每一针每一线都力求完美。经过数日的努力,一件精美的舞蹈服终于完成了。陈奶奶穿上它后,仿佛找回了年轻时的风采。她对满泳说:“这件衣服太美了!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舞台上。”陈奶奶和女儿将满泳的裁缝铺推荐给更多的朋友和家人,裁缝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前来定制服装,而满泳也始终保持着初心和热情,用心为每一位客户打造出一件件满意的作品。

用爱与责任,缝制余生有担当的时光

现年47岁的满泳已经在服装行业辛勤耕耘了30个春秋,随着技术的日益精进,满泳不仅坚守传统,更是勇于创新。他在制衣技艺中巧妙地融入刺绣元素,为衣物增添独特图案,使作品既具有观赏性又实用。在全面继承传统服装技艺的基础上,满泳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构图严谨,针线细密、针法多变,应物象形、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传统服饰的艺术魅力。

大半生都献给了服装制作的满泳深知,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制衣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技艺人才来传承和发扬。因此,他积极参与各类比赛,展示制衣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这一传统艺术。2023年在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满泳荣获女装制作(高级)项目的铜牌,为国家和家乡争得了荣誉。为了更广泛地传播传统文化,满泳还经常组织学习传统制衣的活动,向公众介绍传统服装的历史、特点、针法等相关知识。近年来,满泳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成功培养了数十名制衣爱好者。

谈及过往的经历,满泳满脸喜悦,言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展望未来,他满怀憧憬和自信,表示:“我的服装生意之所以如此成功,多亏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我们搭建平台,提供学习和参观的机会,帮助我们将服装生意转变为传承服装技艺的工作室。正是这些机会,让我们这些只会穿针引线的残疾人过上了好日子。”

(来源:槐荫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