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在身边⑧】张文爱:十五年悉心照顾久病婆婆,用心诠释百善孝为先

【身边好人在身边⑧】张文爱:十五年悉心照顾久病婆婆,用心诠释百善孝为先

张文爱,女,汉族,1961年11月出生,群众,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玉清湖街道南八里社区居民。

因婆婆年龄较大,小脑萎缩,生活不能自理,张文爱便主动辞去工作,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她悉心照顾,喂水喂药,端屎倒尿,一坚持就是十五年。虽然年过六十,她依然坚韧担当、不厌其烦、贴心侍奉、体贴入微。通过言传身教,孩子们也传承孝道。小孙子只有四岁,也主动为老奶奶倒水洗脚。家中四代同聚一堂,欢声笑语,美好和睦。

敬老尽孝,主动担当

张文爱是在八十年代嫁到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的。她虽然很平凡,却有一颗敬老爱老的心,有一副助人为乐的热心肠。她做事说话总想着一家老小,从不顶撞老人。丈夫在外打工,她在家务农,照顾公婆。日子虽然清贫,夫妻两人乐观上进、孝顺大度,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张文爱的公公去世,婆婆因突患脑梗引发小脑萎缩,身体瘫痪在床,丧失了自理能力。未成年的子女,需要人照顾的婆婆,生活的重担一下子砸到张文爱的肩膀上,让村里不少人都为张文爱捏了一把汗。这样的生活重担压过来,咋办呢?面对挫折,张文爱却坚强担当,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承担起照料一家老小生活的重担。她辞去了工作,专心投入家庭,悉心照料老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从不抱怨生活,把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街坊邻居纷纷向她竖起大拇指。

细致入微,体贴照顾

都说婆媳关系像“亲密敌人”,彼此在生活中少不了隔阂,但是张文爱却与婆婆处成了“亲密故人”。每天清晨五点,张文爱就开始了忙碌的一天。给老人翻好身,换尿垫和尿不湿,清理干净排泄物,擦干净身体,给老人洗脸梳头,然后开始做一家人的早饭。因为老人身体情况特殊,都要按照定制的菜谱保证营养合理均衡。张文爱就费尽心思,主动钻研,不重样地给婆婆做菜,让婆婆吃得健康,吃得舒心。爱干净的张文爱每天总会把家里和院子打扫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逢年过节,再忙再累,张文爱也要带着子女陪伴在婆婆身边,给婆婆里里外外换个新。老人家嘴上说不要乱花钱,心里却乐开了花。

都说儿媳难做,张文爱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诉说着“孝道”的真谛。婆婆常说:“有这样的好儿媳,是我前世修来福分。”每逢婆婆身体感到不适,张文爱就喊上儿子,第一时间带婆婆到医院做各项检查。婆婆住院期间,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到大小便,劳累繁琐的日常护理,张文爱总是任劳任怨,亲力亲为。张文爱的娘家就在邻近村庄,她心里牵挂着婆婆,回娘家也总是来去匆匆。在她的悉心照顾下,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焕发,躺在床上十几年,身上却干干净净,没有褥疮,逢人就夸自己孝顺贴心的好儿媳。街坊邻居来串门,张文爱就给大家分享照顾老人的小窍门。怎样按摩最能疏通血液循环,怎么翻身老人最舒服,隔尿垫怎么铺最方便还能减少损耗。这些娓娓道来的技巧和窍门背后,是她十五年的默默坚持和无私奉献,是她用心用情、细致入微的呵护和照顾。

春风化雨,家风传承

言传不如身教,张文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子孙诠释何为孝道。家中四代同聚一堂,欢声笑语,四岁多的小孙子也主动为老奶奶倒水洗脚。张文爱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平时也爱读书,她最常翻看的书就是《二十四孝》,她常常给孩子们讲里面的故事,从小培养子孙孝老爱亲的品质。两个儿子都已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但是因为老人在,孩子们都在南八里社区院子里陪老人共同居住,让老人感受承欢膝下,子孙满堂的幸福。

一晃十五年过去。婆婆今年九十多岁,张文爱也已是花甲之年。她孝敬父母,让他们安度晚年;帮助丈夫,与之白头偕老;养育子女,言传身教。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村民们亲眼见证了张文爱辞去工作后照顾老人的十五年,每次提起她都是赞不绝口,赞扬她是孝敬老人、关爱家庭、团结邻里的好楷模。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作为一名普通的农家媳妇,张文爱十五年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瘫痪老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现出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当面对众人竖起的大拇指时,这个平凡的农家媳妇,总是略带腼腆地一笑说:“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媳妇该做的事情。”

(来源:槐荫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