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高铁“圈”时代来临:长三角高铁“圈”起1亿人 鲁豫即将跟上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跨省高铁“圈”时代来临:长三角高铁“圈”起1亿人 鲁豫即将跟上

中国高铁最近大手笔不断,“圈”时代来临。6月15日,长三角高铁迎来“大圈”时代:G8388次列车驶离上海站,停靠长三角三省一市21座车站,最终抵达上海虹桥站,用8小时9分钟在长三角画了一个周长超过1200公里的“大圈”。

这条铁路新线沿途串联上海、南京、合肥、杭州等4座长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也串联起沪宁、宁蓉、京港、宁安、池黄、杭昌、沪昆等7条高铁线路,被称为“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圈起的上海大都市圈,覆盖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盐城、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宣城等14城,GDP总量达18.28万亿元,接近世界第七大经济体法国;常住人口达1.1亿。借助高铁大环,都市圈内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双向奔赴,上海大都市圈作为全球规模最大都市圈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强化。

引人注目的是,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进程中,山东跨省高铁“圈”也正在构建中——黄河流域鲁豫高铁圈即将形成。

2019年11月,鲁南(日兰)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后,在省内形成一个“高铁环”,沿济南-泰安-曲阜-临沂-日照路一线走,或沿济南-淄博-潍坊-青岛-日照路一线走,山东这一高铁环比长三角这个“圈”早了4年半。

6月3日,日兰高铁庄寨至兰考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预计7月份全线通车。日兰高铁全线通车后,将和去年12月通车的济郑高铁,并借助京沪高铁和陇海客专,先形成一个鲁豫高铁小环。具体线路是:先是济郑高铁站点,济南西站——长清站——茌平南站——聊城西站——莘县南站——南乐站——濮阳东站——内黄站——滑浚站——卫辉南站——新乡东站——新乡南站——郑州东站,然后转陇海客专,开封北站——兰考南站,然后转日兰高铁,庄寨站——菏泽东站、巨野北站,再转京沪高铁北上到达济南西站。

7月日兰高铁全线通车之后,更值得关注的鲁豫之间将形成更大的高铁环:山东省内高铁环与济郑高铁、日兰高铁的菏泽东站—庄寨—兰考南站转陇海客专到郑州,形成一个鲁豫之间“高铁大闭环”,这个“高铁大闭环”如果以青岛为始发站和终点站,经过的城市依次是:青岛—日照—临沂—济宁—菏泽—开封(兰考)—郑州—新乡—安阳市—濮阳—聊城—济南—滨州(邹平)—淄博—潍坊—青岛。

这个鲁豫高铁大环,涵盖山东10个地级市,河南5个地级市。根据公开数据,2023年该环线山东城市总人口数为7451.94万人,分别是:济南943.7万人、青岛1037.2万人、潍坊937万人、滨州390.4万人、临沂1094.38万人、菏泽863.6万人、济宁824万人、聊城585.9万人、淄博467.4万人、日照308.36万人;该环线河南城市2023年总人口数为3296.5万人,分别为:郑州1300.8万人、开封471.4万人、濮阳370.1万人、新乡612.5万人、安阳541.7万人。

因此,该鲁豫高铁大环两省沿线城市人口相加,总人口数达到10748.44万人,超过1亿人,和长三角超级高铁大环沿线城市人口数相近。

在经济发展方面,鲁豫高铁大环线2023年沿线山东城市生产总值为6.29亿元(保留两位小数),分别是:济南1.28万亿元、青岛1.58万亿元、潍坊7606.01亿元、滨州3118.85亿元、临沂6105亿元、菏泽4464.49亿元、济宁5516亿元、聊城2926.36亿元、淄博4561.79亿元;环线河南2023年城市生产总值为2.38亿元(保留两位小数),分别是:郑州1.36万亿元、开封2534.19亿元、濮阳1850.64亿元、新乡3347.65亿元、安阳2486.1亿元。该鲁豫高铁大环两省沿线城市经济总量为8.67亿元。

2023年11月5日,《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印发,上图为山东省高速铁路网布局规划示意图,其中日兰高铁计划于7月份全线通车。图源:山东省政府网站。

该鲁豫高铁大环和长三角超级高铁环相比,还有一个很相似的地方:东环线都面临大海,有沿海大港口,便于港口和腹地增强经贸联系。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900万标箱大关,连续第14年蝉联全球第一,辐射带动长三角高铁环线城市发展的能力强劲。

同样,山东也为河南出海创造了便利。2023年山东港口青岛港货物吞吐量突破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首破3000万标准箱,分别位居全球港口第四位、第五位,日照港2023年的吞吐量为5.22亿吨。日照港在2023年的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4.1%,此外集装箱吞吐量也达到了626万标箱,同比增长7.9%。港口和腹地是物流互动,物流互动是靠人员往来牵线搭桥,因此,高铁大环的形成,会对跨省市物流互动带来强烈促进作用。

该鲁豫高铁大环更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把黄河流域经济总量最靠前的鲁豫两省的重要城市联系起来,其中包括计划单列市青岛和鲁豫两省省会济南和郑州,2023年青岛生产总值在我国北方仅次于北京和天津,郑州和济南则是我国北方生产总值的第4城和第5城。

当然,和长三角超级高铁环沿线城市18.28万亿元的生产总值相比,鲁豫高铁大环两省沿线城市经济总量为8.67亿元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此,该鲁豫高铁大环对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意义重大,有利于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深度融合,壮大鲁豫城市群力量,有利于山东半岛城市群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从全国来看,最近高铁大手笔不断。北京到香港、上海到香港刚刚开行夕发朝至高铁,北京至香港仅需12小时34分,上海至香港仅需11小时14分。未来,长三角超级高铁环合鲁豫两省高铁大环,也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年2月,沪太高铁通道(徐州—长治段)规划建设协同推进会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菏泽市与徐州、濮阳、安阳、长治等市共商协同推进沪太高铁通道规划建设事宜。

会议确定,五市将深化交流合作,协同推进沪太高铁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并早日启动建设。 据了解,沪太高铁起自太焦高铁长治市,途经豫北安阳市、濮阳市,鲁西南菏泽市接入徐州铁路枢纽,与既有京沪高铁、徐宿淮盐铁路、盐通铁路、沪通铁路等线路衔接,形成太原至上海的高铁通道,将晋中、豫北、鲁西南、苏北等地区和长三角经济圈紧紧联系在一起。

现在,“轨道上的山东”“轨道上的河南”“轨道上的山西”“轨道上的江苏”“轨道上的上海”等概念深入人心,各省市在加快实施,各地的努力,最后组成的是“轨道上的中国”,其中“高铁环”是“轨道上的中国”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