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学院推出“名师育徒”项目,培养领军人才和技能大家,推动师徒携手共创辉煌

东海学院推出“名师育徒”项目,培养领军人才和技能大家,推动师徒携手共创辉煌

为切实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丰富多层级培训体系,助力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加速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青年技能人才队伍,2024年3月29日,上海东海新型技师学院携手上海市技师协会推出“名师育徒”项目。在项目启动会上,东海学院与上海市技师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聘请张翼飞、翁建和、徐珺、陈刚、戴渊、钱以斌、沈国兴、陆亚明、金国平、梁胜芳等12名技能名师担任上海东海新型技师学院“名师育徒”项目的带班师傅。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12位技能名师来自制造、餐饮、冶金、通信、艺术等全上海所有行业与领域,都是业界名师“大咖”。

会上,特约嘉宾上海市技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卫东,上海劳模学院、上海工匠学院院长包起帆,上海临港产业大学校长王春华,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名誉会长马树超分别发表讲话。

顾卫东表示,当前上海市高技能人才面临着大好形势,同时也遇到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上海市技师协会此次精选了12位名师。项目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匠心引路,以技艺育人,充分发挥大师的内在动力和潜能,推动师徒携手共创辉煌,培养一大批领军人才和技能大家。

包起帆强调,劳模、名师是在改革开放年代、在实践中磨练成长出来的,应当将经验传授给青年,传递给下一代,这是时代赋予劳模的责任。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凸显。要提升提高一线职工的能力、水平,就要创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之路,“名师育徒”项目提供了一条很好的人才培养创新之路。

王春华认为,诚心、精心、细心、耐心是拜师学习的态度;勤学、勤问、勤看、勤听是拜师学习的方法;成长、成熟、成才、成功是拜师学习的目标。名师要传作风、授技术,徒弟们要增本领、强技能。希望通过名师育徒项目,实现匠心传承助发展,名师带徒谱新篇的喜人目标。

马树超指出,“名师育徒”项目不是传统意义的师徒结对,而是更为凸显个性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项目定位精准、带班师傅阵容强大、办班形式独特,期待项目为东海学院各学院的产教融合提供新的范式,有效促进东海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东海学院此次推出的“名师育徒”项目,以鲜明的主题、独到的理念打响了沪上高校培养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第一枪,也是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新型技师学院勇立时代潮头,把握时代先机、奋力开拓技能培训市场,为完成国家“十四五”期间,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的目标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带教,在空间上局限于班组之内,在时间上局限于师傅退休之前。上海东海新型技师学院“名师育徒”项目的出现也打破了这种时空界限,在市场化的机制中,师傅的自由意志和能力将在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平台上能够向全社会进行充分地表达,全社会的技能从业者都有机会在东海学院找到自己满意的师傅。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