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西向外贸“双喜临门”:中欧班列过万和中吉乌铁路协议签订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山东西向外贸“双喜临门”:中欧班列过万和中吉乌铁路协议签订

原标题:望岳谈|山东西向外贸“双喜临门”:中欧班列过万和中吉乌铁路协议签订

山东西向外贸这两天“双喜临门”。6月7日上午,一列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山东中欧班列从济南董家货运中心缓缓发出,满载53车钢球、激光雕刻机等货物,预计9天后抵达阿拉木图集结中心。这也是自2018年10月首发以来,开行的第10000列山东中欧班列,“齐鲁号钢铁驼队”迎来了重要里程碑。

此前一天,6月6日,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吉乌铁路是中国同中亚互联互通的战略性项目,是三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三国政府间协定的签署,将为中吉乌铁路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标志着中吉乌铁路正由设想变为现实,这条铁路将成为惠及三国和三国人民,成为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通道。

据报道,中吉乌铁路全长约523公里,其中中国境内213公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260公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约50公里。根据规划,中吉乌铁路项目拟从中国新疆喀什向西出境,经吉尔吉斯斯坦卡拉苏,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是联通中国同中亚国家的最短陆上通道,未来可向西亚、南亚、中东、南欧市场延伸。中吉乌铁路三国协议签订,将打开山东西向国际市场的空间预期。

山东处于东北亚区域经济的中心地带,具备构建东西互联互通大通道的天然条件。以2019年7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落户山东青岛为契机,山东对外经济合作有了战略性高能级开放平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逐渐形成。目前,山东正努力做大外贸新动能,今年计划“组织境外展会260场左右,访总部拓市场,深耕欧美日韩,更大力度发展东盟、中亚、中东、拉美、非洲新兴市场”。

山东西向外贸拓展,就基础设施而言,一靠陆海交通优化,二靠中欧班列。山东重点支持中欧班列打通内外循环。目前,山东中欧班列在境内外布局了11个枢纽,国际运营线路达53条,可直达2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6个城市,2023年中欧班列开行2566列、增长24.7%。据山东高速集团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中欧班列(齐鲁号)西向贸易,主要是运往中亚、欧洲,其中包括德国、白俄罗斯等国家,南欧和中东方向的比较少,中吉乌铁路建成,将搭建新的便捷运输通道,增加和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业务来往,同时由于运输距离的缩短,可以大大便利和中东、南欧的经贸往来。

近几年,山东不断开拓传统路线资源。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增加中欧班列“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线路,创新发展跨境电商、冷链等特色班列,支持申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2023年9月,山东高速在布伦代场站建立首个海外集结中心,山东西向国际物流升级换挡。从布伦代场站到济南董家镇站的货运列车,始发站阿拉木图布伦代场站当天成为中欧班列(齐鲁号)首个海外集结中心。

中欧班列(齐鲁号)西向贸易,不但运向中亚,还运往欧洲。目前山东货物的欧洲市场以西欧为主,2022年12月,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中欧班列(齐鲁号)又开辟南通道,跨越黑海和里海,进军中南欧市场。现在山东每天都有中欧班列(齐鲁号)开行,到中亚需要十天左右,到德国需要大约十七天,到南欧、中东、南亚则比较绕路,因此,建设中吉乌铁路对山东开拓海外市场意义重大。据测算,中吉乌铁路建成后,自东亚到中东和南欧的铁路运距将较目前缩短约900公里,用时节省7天至8天。而且,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中吉乌铁路的终点国家乌兹别克斯坦,离中东伊朗等国家已经很近了。

增强中欧班列服务功能,建设中吉乌铁路,是中国和中亚经济发展互补的需求,也是共建国家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的需要。以山东为例,近些年西向经贸活动十分活跃。2023年2月,“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国际农业合作分论坛在青岛举办。会上数据显示,2022年仅青岛一市,就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外贸进出口3194.4亿元,同比增长21%。

山东和中东国家的合作也趋向紧密。今年5月,山东环亚国际能源集散中心有限公司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亚洲区正式签署《合作框架意向协议》,旨在加强双方在液化天然气和石油业务领域的深度合作。此前2023年10月,沙特阿美宣布与南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推动有关沙特阿美可能收购裕龙石化10%战略股权的相关探讨。2022年12月,沙特油气巨头沙特阿美和山东能源集团双方在济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范围涉及炼油化工一体化、氢能、可再生能源和碳捕集技术领域,根据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合作包括一项潜在的原油供应协议和化工产品承购协议。

山东制造也频频向西。2月21日,中通客车出口沙特的1022台客车的交付仪式在聊城举行。2023年12月,山钢日照公司1.5万吨X70M高级别管线钢出口沙特,这是山钢的一次重大突破,将应用于技术要求最为严苛的天然气管道输送项目。去年5月,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扎帕罗夫一行来鲁访问,从聊城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提走1000台客车,一时成为新闻热点。自中通客车2005年首次进入沙特市场以来,至今已有14000余辆客车驰骋在沙特,中通客车成为沙特客车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增强中欧班列服务功能,建设中吉乌铁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具有稳定物流通道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当前国际海运受巴以冲突影响较大,对比之下,西向陆路通道更具优势。新华社参考消息5月23日报道,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后,受红海危机影响,苏伊士运河冷冷清清,包括马士基、地中海航运在内的多家航运巨头纷纷宣布暂停使用苏伊士—红海航线,改道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这不仅令航程大增、成本高企,还影响国际贸易和经济复苏。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统计,自2023年11月至今,红海地区不断加剧的紧张局势导致近3400艘船只被迫改变航线,驶往南非好望角,而没有进入苏伊士运河。

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陆海联运优势十分突出。像山东小鸭集团,通过中欧班列发送的货物比海运时间缩短一半。中欧班列不但是山东企业的首选,也是周边日韩国家十分重视的外贸通道。中欧班列(齐鲁号)运送的货物有来自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汽车零部件、橡胶、棕榈油等,过境货物由青岛港上岸后,与中国国内生产的日用百货、玻璃、轮胎、机械等产品一起,搭乘黄岛至胶州的“胶黄小运转班列”,到达位于胶州的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在这里办理一站式的海关、边检手续,随后通过中欧班列(齐鲁号)向西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口岸出境,到达中亚、欧洲等地。中吉乌铁路的建设,进一步缩短相关路线,节约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对增强山东外贸新动能将产生直接推动作用。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