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蜗牛背后的济南生态密码

一只蜗牛背后的济南生态密码

近来,一只蜗牛“爬”上头条占据热搜。

蜗牛名叫“佛慧华蜗牛”,是在济南市历下区佛慧山区域发现的蜗牛新种。从照片来看,蜗牛外壳呈低圆锥形,黄白相间,最典型的特征是螺塔略高。

发现新物种本来就难能可贵,况且还是在济南市中心城区发现的,这是济南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注脚。

五月底,一场山林间的新闻发布会在佛慧山召开,济南向全社会交上来一份满意的“答卷”,记录到各类物种达2051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再迈新台阶。

无独有偶,6月5日,六五环境日“落户”佛慧山,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登高须上大佛头,红树黄花急暮流”。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钟爱山水,尤其是佛慧山。六月的佛慧山微风轻拂,绿树成荫,风景如画,俨然成为济南市生态保护的鲜活案例。

济南绿色发展“成绩单”熠熠生辉

如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

或许,蓝天白云里有答案,鱼翔浅底中有做法——

为还老百姓繁星闪烁、清水绿岸的景象,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从打赢蓝天保卫战到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济南市始终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

近年来,济南空气质量PM2.5年均浓度38微克每立方米,完成省下达目标;市控以上河流断面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水环境质量指数连续2年居全省第一;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130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100%完成隐患排查、自行监测。23家重点行业企业完成环保绩效升级,11家焦化、水泥行业企业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27家企业完成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国家、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强县累计达23个,创建总数全省第一。

如今的济南,让“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触手可及,而“绿色奇迹”的背后,是济南市对“两山”理论的长期践行。

多维度搭建智慧生态安全屏障

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还得益于济南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打通多项业务信息通道,“唤醒”信息资源,以智慧监管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会“呼吸”的出租车在济南大规模上线,走到哪里就能“嗅”出哪里有污染。

济南市以出租车顶灯作为载体,搭载四核颗粒物传感器,实时监测全市建成区道路PM10和PM2.5浓度情况,对各区县1414条路段进行精细排名,实现道路扬尘问题精准识别,分类施策。

在济南,环保监测的“感官”不止一个,它们让数据监测更加精准。

济南生态环境局利用企业环保电量监控精准识别企业治污异常行为是另一双“眼睛”,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全市473家企业的生产、治污设施用电量进行实时监控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准确预警企业治污异常,实现三级报警联动处理,有效提升监管执法效率和精度。

如今,通过生态环境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实时画面,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能及时掌握环境监测、排污许可等7大类48个主题库、62个数据资源,全市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还搭建了由国控、省控、市控、街镇、企业站点组成的空气质量监控网络,实现所有街镇和重点区域全覆盖,打造了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智能在线观测系统,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生态环境好不好,万物生灵最知道。“你看,那就是鳑鲏鱼。”时隔60多年它又“游回”了小清河济南段。

小清河济南段实现了“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蝶变,水生生物由2016年的73种提高到48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震旦鸦雀、鹗等也相继出现。

泉城之美 感谢有你

美丽中国,每个人都是行动者。

日前,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动员社会共同行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正因为有你,有我,才有了越来越美的泉城。2009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市教育局、团市委连续14年开展“泉城生态环保小卫士”选树活动,并通过开学环保第一课、绿见未来实践教育活动等将环保小卫士品牌做深做实,引导青少年投身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同时带动家庭、辐射社会,努力实现美丽济南全民共建、全民共享。

“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近40年的人民教师,长期以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带领学生们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学生教育和绿色创建,未来,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在生态环境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把绿色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在全市青少年的心中。”市政府督学、高级教师,全国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杨长寨表示。

环境保护是一种实践,更是一种传播,济南市生态环境系统创新环境保护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培育扶植生态环境公益组织,通过政策支持、重点培育、项目合作等方式发动本土力量,孵化支持“无痕中国”“绿行齐鲁”“绿块公益”等二十余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本地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组织,先后开展了“黄河生态文明环境教育实践基地”“低碳城市试点建设”“低碳教育百千万—济南蒲公英行动”“绿动未来生态文明之旅”环境教育实践项目,依托公益组织的力量让环境教育、生态文明宣讲走进更多的学校、社区、企业、村庄,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绿色低碳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智慧和力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济南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和“山泉湖河城”独特禀赋,走出一条具有泉城特色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生态底色越绘越美。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