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人民医院|二十年顽疾“大象腿”,超显微技术显神威

潍坊市人民医院|二十年顽疾“大象腿”,超显微技术显神威

近日

潍坊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接收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0 1

患者情况介绍

病情

刘先生二十年前因一次下地劳作不经意间被蚊虫叮咬后,右下肢逐渐出现肿胀,起初并未在意,后来肢体逐渐肿大,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

数年前在外院行减容手术,切除大腿和小腿增生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即便承受巨大痛苦、留下长长的疤痕也未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在短短数年内,患者的右下肢成了“大象腿”:患肢的粗细是健肢的近两倍,皮肤粗糙如树皮,触摸质地坚硬,小腿和足踝部还长出了许多疣状的小疙瘩。刘先生日常拖着沉重的病腿生活非常不便,更不用说下地干活,病痛折磨使其痛苦不堪。

0 2

来院治疗

后慕名来到潍坊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就诊,副主任医师谭琪团队经过细致的查体、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ISG)、磁共振淋巴管造影(MRL)等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为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Ⅲ期),决定为患者实施超显微技术—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术)。

手术治疗

历时6小时,为患者吻合16条0.2-0.8mm的淋巴管。

顺利出院

术后即刻,异常肿胀的肢体就“瘦”了一大圈。

患者反馈

“早知道效果这么好,我早就来做了,也不用遭这么多年的罪”。

0 3

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发病率较高,我国约有5,200多万淋巴水肿患者,且患者数量每年也呈上升趋势。据世卫组织统计,淋巴水肿在致残类疾病中排名第2位,其常继发于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感染、严重损伤等疾病,临床上以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和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最为常见,发病期从术后几月到十余年均可发病。

淋巴水肿虽不致命,但会导致肢体肿胀变形、反复发作的软组织感染,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出现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将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以往对淋巴水肿的治疗主要局限于保守治疗和物理疗法,但这些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病情。

04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是利用“超显微外科技术”将浅层淋巴管与真皮下微小静脉进行吻合,重新建立淋巴管—静脉回流通路,是目前淋巴水肿外科治疗的最优术式,能从根本上解决淋巴水肿的问题,可快速显著地改善淋巴水肿症状,具有创伤小显效快的优点。

此次手术,经MR淋巴管造影和ICG荧光显像明确患者淋巴水肿特点,根据郑有卯教授研究的个性化6+X手术方案,术中精细吻合薄如蝉翼的淋巴管和小静脉。每位患者需要吻合10条以上淋巴管,尽量多的寻找和吻合有功能的淋巴管,是术后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

在科主任孙学成带领下,副主任医师谭琪团队着力发展淋巴循环障碍亚专业组,通过各种术式及康复治疗手段有效解决四肢淋巴水肿难题。术后综合消肿治疗(CDT)在维持手术效果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核心治疗包括徒手淋巴引流、加压包扎、皮肤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等。创伤骨科团队在患者的信任与支持下,不断锤炼技术,不懈努力,继续前行,为更多淋巴水肿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

孙学成

科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医学会创伤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创伤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潍坊市医学会创伤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门诊出诊时间:每周一全天

谭琪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创伤骨科分会委员

潍坊市医学会老年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

潍坊市医学会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门诊出诊时间:每周四全天

朱温帅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山东省老年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潍坊医院会骨科分会老年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

潍坊预防医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永强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从事创伤骨科及显微外科专业十年,技术基础扎实,在肢(指)体离断、肢体严重创伤的显微修复及功能重建方面经验丰富

李小净

主管护师 一病房副护士长(主持工作) 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

山东省护理学会第二届创伤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潍坊市首届创伤护理学会常务委员

潍坊市第一届脊柱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护理临床工作二十年,擅长淋巴水肿CDT综合消肿治疗,包括手法淋巴引流、低弹力绷带包扎、皮肤护理、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等

供稿 │ 创伤骨科 谭琪 孙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