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深耕人文沃土 让保护与传承富含“新中式浪漫”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山东深耕人文沃土 让保护与传承富含“新中式浪漫”

中新网济南5月28日电 (李明芮)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山东文脉绵长、底蕴深厚。近年来,该省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底蕴、强化文化传承培训、举办文化主题活动等,深耕人文沃土,探索“中式浪漫”的保护与传承。

“颜真卿练起字来很专心,一笔一画从不马虎,一写就是大半天……”在临沂市费县费城西关小学,拾光皮影社团的同学们正忙碌着排练皮影戏《黄泥习字》。

“传统文化不仅要传承,更要不断创新。为此,我们积极研发皮影校本课程,将古诗中的文化与皮影戏有机结合,赋予皮影课堂新活力。”西关小学校长董洪明说,随着《谢中上人寄茶》《闲居初夏午睡起》等一节节精彩的皮影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学习皮影的队伍。

“这只是费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费县文旅局党组成员、县文保中心主任渠志国透露,下一步,该县将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能,建设、改造、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多举措保护、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全新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也在临沂市沂南县不断上演。

航拍诸葛亮城。(沂南县官方供图)

航拍诸葛亮城。(沂南县官方供图)

“你为一己私利,给我邦人民带来了如此灾难,早知如此,昔日不该放了你。孟获,你走吧,今后好自为之。”近日,记者走进沂南县砖埠镇中心小学会议室,“小演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七擒孟获》小戏小剧。

记者采访获悉,为弘扬智圣文化,沂南县将诸葛亮的故事搬上舞台,创作了《穿越千年的对话》《七擒孟获》等一批“小戏小剧”,同时还推出了原创歌曲《卧龙先生》、微纪录片《戚小妹游诸葛故里》等一批文艺作品,让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化、情景化、大众化,变得可观、可体验、可感受。

青岛市市北区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到实践进行引导。

该区富源路小学坚持将传统文化通过课堂渗透与活动浸润相结合,在最近举办的运动会上,学生们表演舞狮、武术、曲艺、千字文等,诠释传统文化学习的收获和成果,实现中华少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奔赴”。

青岛富源路小学学生们正在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成果展示。(市北区官方供图)

青岛富源路小学学生们正在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成果展示。(市北区官方供图)

在潍坊市昌乐县,饮食文化的传承展示了传统文化开放包容、历史悠久的特点。马宋饼、春堂八宝糕点等传统美食,以其品类丰富又接地气的优点,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舀米、包裹、稻草捆扎……临近端午,昌乐县春堂八宝食品有限公司车间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设备不断运转,工人们各司其职。据春堂八宝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郄西新介绍,该公司原身是明正德年间,郄氏先祖世代传承下来以制作裹粽、切糕的作坊。“因其生产的粽子、切糕用料考究,质优味美,且兼具南北风味而闻名遐迩。1999年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如今,经过传承发展,裹粽作坊已成为一家集食品开发、研制与推广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企业。现有员工120人、直营店10家,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95万元人民币。

“传统的手艺、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永远不能丢弃的,无论烘焙业如何变迁,我们始终会将‘健康、品质’作为永恒不变的追求。”郄西新谈及企业未来发展时说。

双翅杠子头是昌乐县的一道传统名吃。据双翅杠子头传承人李为华介绍,嘉庆元年,其祖上有一名举人进京赶考,临进京前,家人为其准备了火烧,且在火烧两侧割上‘双翅’,寓意中榜高飞。“这名举人背着这些火烧进京赶考,果然高中。‘割翅’自此也有了‘考试考中高飞,夫妻比翼双飞’的美好寓意。”

寓意虽好,但“割翅”是个技术活。烤火烧时需来回翻烤,将面烙硬了后才能割翅,不能割深也不能割浅,一个翅要割2刀-3刀,一刀还割不出来。”李为华介绍说,手艺是祖辈传下来的,未来他会将其传承下去。“手艺不能丢了。”

双翅杠子头制作过程。(昌乐县官方供图)

双翅杠子头制作过程。(昌乐县官方供图)

与春堂八宝糕点、双翅杠子头一样,源自昌乐县营丘镇马宋村的马宋饼,也是昌乐县的名小吃,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久不衰,久食不腻。

马宋饼为一张三层油饼,烙花均匀细密,晾透用手一抖即散开,中间一层薄如蝉翼,光滑透明,吃起来不但松软可口,油而不腻,微咸清香,而且健脾开胃,营养丰富。

为推进马宋饼的传承与创新,昌乐县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做强产业品牌,设立了马宋饼研发中心,制定了马宋饼制作规范和原材料标准,让马宋饼从大众化向高端化迈进。

近年来,随着齐国故都淄博文旅的火爆出圈,一批带有齐文化元素的“伴手礼”脱颖而出。而作为淄博主城区的张店区,富含齐文化元素的文旅产品更是亮点频现。

近日,走进位于张店区大学生创业园的淄博圆引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室,动漫设计师们正在就“蹴鞠侠衍生品”的设计进行讨论。

据淄博圆引动漫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兵介绍,自2011年起,他带着“把齐文化动漫做起来”的梦想开始创业,和他的团队创立了“蹴鞠侠”IP。“这个被赋予了‘蹴鞠’和‘齐文化’元素的动漫人物的诞生,一方面传承和发扬淄博的悠久历史,另一方面为文旅深度融合提供了新路径。”

“未来,我们会继续以文化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用好动漫+文化、动漫+科技、动漫+新经济,保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齐文化‘出圈’。”李兵说。

泰安市宁阳县则通过非遗进校园的方式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捏、粘、理……一根根彩色的羽毛,在非遗传承人的一双巧手下,转眼间就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近日,在宁阳县第二十中学,宁阳县秦氏羽粘画传承人秦鲁宁正现场展示羽粘画的制作过程,让同学们惊奇不已。

“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希望他们能在传统技艺学习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欣赏‘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宁阳县秦氏羽粘画传承人秦鲁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