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全力打造智慧口岸物流平台,加速推进67个现代物流网项目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济南全力打造智慧口岸物流平台,加速推进67个现代物流网项目

5月25日上午,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磊在2024济南·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发言时表示,济南将加快发展智慧物流,推动建设济南市智慧口岸物流平台,同时总投资500多亿元的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等67个“十四五”现代物流网项目正加快推进。

王磊介绍,济南是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国家铁路枢纽城市、公路主枢纽城市,先后获批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正快速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济南市已建成重点物流园区23处(其中国家示范物流园区2家),仓储总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建成省级快递分拨中心13处、智慧快递物流园区8处,均居全省首位。此外,总投资500多亿元的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齐鲁号”中欧班列(济南)集结中心等67个“十四五”现代物流网项目正加快推进。

谈到物流网络建设时,王磊表示,济南市新开、复飞、加密纽约、伦敦、悉尼、新加坡、首尔等国际客运航线,济南机场累计执飞航线176条,通达国内外95个城市。济南中欧班列总线路达14条,通达21个国家48个城市,2023年开行1006列,连续4年居山东省首位。同时加大“公转铁”“铁海联运”力度,济南—黄岛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双向图定,“铁海E通”通关模式不断完善,至成渝、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重点线路集装箱发送量达到3.6万标箱,较2020年增长35倍,济南市铁路货物发送量达617.7万吨。此外,小清河也已如期通航,完成章丘港—海南八所港大件货物“河海直达”首运业务,填补了水运空白,济南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具备“铁公水空”全门类运输方式的物流枢纽城市。

目前,济南围绕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完善“一轴二廊三通道”综合交通主骨架。“米字型”高铁网加快成形,通车里程446公里,位居山东省首位,平均每天约510趟高铁车次直达全国326个城市。“二环一联十六射”的高速公路正快速编织成网,济南市现有高速公路18条,通车总里程828.4公里。王磊表示,济南机场二期建设高效推动,建成后预计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万吨,通达海内外190多个城市,通航能力跃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当下,济南市大力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深化“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改革,主要业务应用覆盖率达100%,截至去年底,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34.8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0.8小时,较2018年分别压缩64.9%、96.5%。

王磊表示,全市正加快发展智慧物流,推动建设济南市智慧口岸物流平台,加强物流运行的数据采集、汇总处理和分析应用,打造物流产业“智慧大脑”。绿色物流加快发展,济南市62家物流企业被认定为中国绿色仓库,数量居全国首位。2023年,济南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2.7%,低于全国平均1.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1.9个百分点,各环节物流运行融合高效。

(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