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发力“项目突破年”审批服务再提效

日照市:发力“项目突破年”审批服务再提效

日照市:发力“项目突破年”审批服务再提效

提出申请、项目入库,“项目管家”一对一辅导……“东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提供全流程的帮办代办导办服务,让项目审批非常方便,使项目得以快速落地,快速投产,日照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山东浙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道。

据了解,这是日照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聚力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提升行政效能有关要求,聚焦服务全市重点项目手续快速办理的又一典型案例。今年以来,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深入落实“项目突破年”部署,认真锤炼“三提三看”硬作风,以“有解思维”破除项目发展障碍、迭代升级审批举措,切实提升重点项目审批效能,助力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日照市:发力“项目突破年”审批服务再提效

突出一个“优”字,健全审批服务机制。一是建立包联项目常态化机制。出台《关于加强包保服务工作护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的通知》《包保省市重点项目清单》《省市重点项目包保服务工作月调度台账》,将460个省市重点项目工作任务细化落实到审批服务系统班子成员和有关责任科室,每月调度项目审批手续进展情况,同时加强督促指导,通过现场调研等方式,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开展项目服务大讨论。定期召开项目服务推进讨论会,强化“三提三看”,谈情况、谈问题、谈措施,掀起项目服务热潮。邀请优秀企业家进机关、开讲座,面对面交流探讨,倾听企业心声,增强多做价值判断、少做技术判断的自觉性,有的放矢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延续出台系列支持措施。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精准发力,从“小切口”入手,在2023年推出22条措施基础上,又出台了深化信用审批模式、提高项目审批在线服务效能等30条系列措施,包括提升审批效能11条、优化项目服务7条、放宽准入条件3条、推进审批制度改革4条、明确审批标准3条、减免材料2条,进一步破除项目审批服务堵点问题。

强化一个“联”字,深化审批服务互动。一是加强市县(区)对口业务交流。密切市县(区)对口科室联系,逐步开展环评、立项、节能等培训交流活动,完善联席会议、联合办理机制,围绕项目服务审查审批要点等内容进行详细解读、经验交流,共同研究堵点、难点和解决措施。二是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以“护航重点项目建设、助推营商环境提升”为题,分别召开7个区县省市重点项目专场推进会商会,点对点、面对面对460个项目进行调度会商。加快构建重点项目联动协同推进大工作格局,多层级、全覆盖、立体式、精细化加快重点项目实施。三是依托市和区县政务服务中心项目服务专区,统筹市县(区)两级专业力量,组建全链条、专业化“项目管家”服务团队,聚焦区县难以解决的手续办理、要素供给等问题,深化综合办理咨询、线上线下帮办代办、跨层级事项协调服务等措施,落实好提级会商、提级会办机制,提高项目落地成功率。四是强化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审管联动,实行审前业务协同、批后管理联动、信息动态共享,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群众跑腿次数,另一方面实现了审批、监管无缝衔接、全程闭环管理。

日照市:发力“项目突破年”审批服务再提效

瞄准一个“快”字,提升审批服务效能。一是加快推进项目服务“一件事”。深入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紧盯重点项目审批高频事项和关键环节,优化申报模块,加强协同配合,新推出港口经营许可等“一件事”集成办服务场景,有效提高办事效率,提升企业获得感。二是创新环评“打捆”审批。对同类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同一园区内同类型小微企业项目实行环评“打捆审批”,完成金马工业集团汽车零部件等76个项目审批服务,平均单个项目降低企业成本约2万元,同时按照“深度融合、一次性申请、一次性审查、按时序审批”的办理理念,采取“由点及面、分类尝试、小范围成功后大面积推广”的做法,积极开展环评与排污许可融合审批,完成高新区中石化六十六号加油站等20个项目一体化办理试点,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申报负担,加快了项目建设落地生根的进程。三是优化增值服务。前瞻性分析预判重点项目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制定个性化“批前”服务清单,围绕12条产业链优化审批服务链,推动项目审批“按图索骥”。通过开展重点项目审批业务推进会、现场答疑办公会等,优化项目策划生成,深入开展前伸后延、并联审批、后续帮扶,在立项、环评、水土保持、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准入准营等重点环节提前介入,依法依规加快重点项目审批服务手续办理。

落实一个“暖”字,优化审批服务保障。一是常态化开展“审批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进项目”。深入园区、企业、项目一线开展调研,想在企业前头,跑在项目前面,紧扣园区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规划等,开展政策宣讲解读,及时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解决项目发展难题,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助企纾困解难,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二是发挥港口服务专班作用,会同交通、住建等相关部门,重点聚焦港口建设项目和关联企业,在立项、环评、经营、资质等31大项107小项方面,提供从策划、准入、建设到运营的一链式专业化服务。今年以来,先后为日照港转型升级、裕廊粮食基地、日照港油品码头三期等重点项目,开展政策查询、流程定制等专业化服务50余次,通过“服务清单”把握报批节点,创新“批前”辅导、预约评审、容缺预审等服务举措,保障项目快速落地。三是创新建立“送惠企政策送办事流程送增值服务”机制。完善立体化政策服务体系,发挥好“政策通”“惠企帮办”平台作用,实现惠企利民政策精准匹配、智推直达,目前已为适配企业发送10万余条政策短信,发布免申即享政策780项,惠及企业7.8万余家。优化办事服务要素推送,用好“VR”全景办事指南,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普及办事流程、注意事项等,让企业一看就懂、办就办好。构建“智暖提醒”服务体系,落实“首问负责制”“阳光帮办”“都帮兜办”“免证办”等机制,确保办事时限短、流程优、效率高。目前已为项目提供各类咨询、协助业务办理2000余件。四是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流程,推动交易平台智慧升级,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已为全市600余个项目提供高效便利交易服务。

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基。日照市以“有解思维”破除项目发展障碍、开辟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切实提升项目服务水平,为项目落地建设按下“快捷键”,“项目突破年”活动正在奏响“大上项目、大兴产业、大抓发展”的奋斗强音,处处洋溢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