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相君:创新络病理论,融合现代科技,探索中医药现代化之路

专访吴相君:创新络病理论,融合现代科技,探索中医药现代化之路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如何传承好、创新好、发展好成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课题。前不久,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召开,以岭药业董事长吴相君出席活动,就中医络病理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等话题接受新华社专访,分享了以岭药业品牌建设情况。

据吴相君介绍,两千多年来,中医药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证治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独特组成部分的络脉、络病在古籍中虽有提及,但并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络病理论体系,成为历史留给当代中医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命题。以岭药业首次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以“络病证治”为基础,包括“气络学说”和“脉络学说”两大分支,创立了中医络病学新学科,并出版《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由《络病学》专著而改编的《络病学》教材,先后被列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并形成繁体版、英文版在海内外40余所医学高等院校本科、研究生中开设课程。

2006年,“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基础理论的重大创新性成果。2014年,“中医络病诊疗方法”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5月,“中医络病学”成为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相促进,是络病理论创新发展的基础。吴相君表示,以岭药业作为民族医药企业,自创办以来就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立企之本,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开展心脑血管、呼吸、衰老等疾病防治研究,促进创新药物转化,成功研发了14个创新专利中药,填补了多项临床重大疾病治疗空白,列入227项临床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解决了一系列国际医学界难题。

循证医学研究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科学评价药物疗效的“金标准”。用世界公认的方法和科学研究证据来阐述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才能让世界真正“听得懂”。吴相君表示,以岭药业围绕通络药物开展了40余项高标准循证医学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在2024年3月,《通心络防治冠心病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内容覆盖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多种疾病类型和患者群体,并对通心络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治疗中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推荐。2023年10月,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的论文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刊出,并获评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中国十大医学研究、中国心血管病学领域十大亮点。

公司研发的参松养心胶囊解决了心律失常伴心衰、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再复发、窦缓伴早搏等国际心血管病难题;研发的芪苈强心胶囊降低慢性心衰死亡风险17%和恶化再住院风险24%,该原创研究成果被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作为医学热点进行发布,产生重大国际影响。

通过新华社对吴相君的专访可以得知,以岭药业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并高度重视循证医学研究,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验证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