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500余个房地产项目纳入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助力市场回升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山东500余个房地产项目纳入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助力市场回升

山东500余个项目纳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457个项目获银行授信超千亿元

融资加快落地 助力市场回升

5月22日,位于冠县的财信·云境房地产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加紧楼房主体建设。就在不久前,该项目入选聊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获得银行授信6亿元支持,是近年来全县授信额度最高的房地产项目。

“此次授信,我们享受到了更低的贷款利率,大大减轻了项目的资金压力。”项目负责人周健告诉记者,这笔资金将用于项目后续实体工程、配套设施等建设,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不少房企面临资金紧张等问题。“融资协调机制作为破解房地产融资困境的有力抓手,将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有力支撑,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处长娄保来说,今年以来,我省积极搭建政、银、企沟通对接平台,加快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全力支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在全国率先实现融资协调机制设区市全覆盖。

“政策推出后,我们全面梳理有融资需求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对项目的销售前景、资产负债、融资规模等情况进行综合测评,并结合企业意愿,将筛选出的信用良好、经营稳健的优质项目列入‘白名单’,推送给金融机构。”冠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市场监管科负责人郭振宇介绍,截至目前,冠县共有8个项目入选“白名单”。

房地产项目能够进入“白名单”仅是第一步,金融机构发挥协调机制作用,推进融资落地是关键。

“协调机制实行项目资金封闭管理,贷款必须全部用于项目开发建设,利于回归项目融资本源,利于银行防控风险,更有利于精准支持项目建设,提振市场信心。”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工行开辟了房地产融资业务办理绿色通道,通过采用免于预审、“评审合一”、尽调和评审联合作业等模式,缩短业务办理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其中首批46笔“白名单”项目办理时限,较全行业务平均时限缩短60%以上。

为充分调动银行积极性,我省16市公积金中心均出台了受托银行资金存储、业务准入、综合考核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各市还围绕“白名单”项目,加大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如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提供专项公积金贷款、设立“白名单”项目优先事项等。截至目前,全省各市公积金中心合计为受托银行兑现存款约30亿元。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我省纳入“白名单”项目共504个、融资需求1225.33亿元,其中457个项目获得银行授信1136.86亿元(其中展期128.12亿元),226个项目获得银行贷款243.81亿元(其中展期50.25亿元)。

娄保来表示,目前我省已完成两批白名单项目推送,今年6月还将推送“第三批”白名单项目,尤其加大“好地块”项目、已供地未开发项目、高品质住宅项目的推送力度。同时,督促各市融资协调机制采取联合办公等形式,增进银企互信,解决银行授信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争取全部“白名单”项目实现满额度授信。贷款已审批落地项目,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